![]() |
《中国文化报》副刊部主任红孩
央视网消息 (记者胡迪报道) 3月25日,由湖北作家达度、洛沙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体操神话——揭秘仙桃奥运冠军群》研讨会在京举行,该书全面而细腻的描写了仙桃体操在贫困岁月里萌芽,在改革大潮中成长,在新世纪走向辉煌举世瞩目的光辉历程。
《中国文化报》副刊部主任红孩:
我们知道,文化向来是讲地域性的。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既然文化有它的地域多样性,那么,体育也是否有呢?我想应该是有的。譬如:马家军诞生在辽宁大连,大连的足球也不错。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楠、张怡宁都来自北京体校。我这样说,也许过于勉强,但它或许是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一个通道。
带着这样的一种认识,使我走进达度、洛沙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体操神话——揭秘仙桃奥运冠军群》。仙桃,过去曾称为沔阳,有着1400多年历史,是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地方我没有去过,也不大熟悉,我在网上百度搜索时,首先跳出的词汇是沔阳花鼓戏和沔阳三蒸。就是说,同古老的民间文化和小吃比较起来,仙桃的“中国体操之乡”、“世界冠军摇篮”还只是年轻的语汇。同样,将李大双、李小双、杨威、郑李辉的名字同仙桃、沔阳做比较,前者肯定要比后者的名气大。因为他们已经不仅仅是仙桃的,他们更是中国的,世界的。这一切都源自他们是世界冠军。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今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你要问30年的成就有多大,60年的辉煌有多少,别的不说,光从体育这一项上就足以让我们扬眉吐气,感到无比的振奋人心。我没有统计过30年甚至是60年,中国体育健儿究竟取得过多少个世界冠军,我想几百个以至几千个总会有的吧?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自1984年美国洛杉矶许海峰一枪实现零的突破后,一个中国体育梦的时代真正开始走入人们的眼前。在众多的体育明星、奥运冠军中,李大双、李小双、杨威、郑李辉的名字是十分耀眼的,我们甚至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他们是我们当代的民族英雄。
关于英雄的辉煌瞬间,在现代信息传媒时代,人们早已记住他们。甚至关于他们的成长故事,各种传媒也已经多次做过报道。但如何历史的纵深的去写这些奥运冠军,特别是当发现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区时,这无疑给写作者提供了绝好的契机。但问题是机会来了,危险也来了,处理不好,机会便成了危机。这一点对成熟的作家如此,对不太成熟的作家更是如此。
我很佩服达度、洛沙两位作家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态度。角度是相对写作技法而言,他们采用全景式的倒金字塔的做法将四位冠军从比赛场上的颠峰时刻回到国家队、省队、仙桃体校以及他们的家庭,既是个人的成长史,也是中国运动员的成长史。给人的阅读感觉文字凝练,故事性强,真实可信,尤其是作者很少出来进行议论,这一点很有别于当下一些名家写作的装腔作势。报告文学这个文体,首要的任务是报告,告诉人们未知的东西,然后才是作家的思考,至于人物能否塑造成功,关键看人物的内容和作家的思想深度。这一点上,过去鲁光的《中国姑娘》和理由的《扬眉剑出鞘》都是不可多得的成功范例。我想说一点,如果《体操神话》这个报告文学不是今天,而是八十年代初出的这本书,我想它的社会影响同样是《中国姑娘》,同样是《扬眉剑出鞘》。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媒体特别广泛,各种传媒的形式多种多样。当年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在广播电台上一播,那是中午12点,大家都在听中央台的广播,那是那样的特殊时代。那么我们现在这个电视同步进行,奥运会比赛每天都要看,使我们阅读的可能大大地缩减了。其实,就文理的技巧,文字功夫,人物的塑造,我敢说,比《中国姑娘》、比《扬眉剑出鞘》一点都不差,只不过我们是晚生了一些,赶上了现在这个传媒时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即使这样,在今天的报告文学作家当中,你们创作的这个报告文学,我认为也是非常优秀的报告文学。
关于态度的问题,是个世界观问题,也是关于做人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体操神话》的两位作者,始终坚持辨证的唯物史观,即将英雄创造历史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紧密的相结合,使我们在尊敬英雄、崇拜英雄的同时,也看到了幕后教练、领导、队医、家人以及队友、兄弟之间的心血与友谊。这不仅是英雄的雕像,而是英雄的群像。看罢此书,我不禁发出这样几个设问:假如这四名运动员没有生在仙桃,没有遇到丁霞鹏、颜永平这样的教练,会是什么样?有没有人计算过,培养一个世界冠军究竟成本有多大?如果没有得到世界冠军,文化课也耽误了,这个选择值不值?国家有没有这方面的补偿政策?怎样看待体育明星?明星是特殊人群里的特殊人物,任何人都生活在特定的人群,只要你做的优秀了,你就是这个群体里的明星。这就如同劳模。任何一个劳动者,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特别是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在国家队教练黄玉斌与仙桃体校教练丁霞鹏之间,我更尊重后者。同时我也尊重、敬佩冠军的父母,感谢他们的选择,这个选择是要承担代价和风险的。
总之,这部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报告文学,是一部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励志书。我将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因为我喜欢这部书。谢谢两位作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