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度体育发展:
印度人口超过10亿,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近年来,该国经济发展迅速,已跻身经济增长最快国家之列。作为人口和经济上的“巨人”,印度在奥运会上却是一个“矮子”。自上世纪中叶独立以来,印度在奥运会上收获的奖牌数寥寥无几。
印度未成为体育强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印度政府并不很重视体育。在印度政府机构中,没有专门主管体育的机构,体育挂靠在“青年事务与体育部”之下。多年以来,政府对体育的拨款很少,以2004年的国家财政预算为例,体育拨款是0.38亿卢比(86万美元),仅占教育拨款的3%。拨款较少,致使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建设发展缓慢,阻碍了体育运动的发展。
其次,负责管理各个体育项目的协会经费紧张,无法保证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比赛。网球(网球新闻,网球说吧)明星米尔扎和佩斯等人,都是自费请教练,通过参加职业巡回赛赚取奖金,来维持运动生涯。在多哈亚运会(多哈亚运会新闻,多哈亚运会说吧)上,为印度摘得男子25米标准手枪个人金牌的拉纳夺冠后“炮轰”射击协会,发泄不满,“备战亚运会的三个月期间,他们(射击协会)没有向我支付过一分钱的训练费,也没给我提供一颗子弹。”
此外,印度国民对奥运项目并不看重。在印度,最热门的项目是板球。这个项目不但受到民众的喜爱,也备受广告商青睐,各支俱乐部资金较充裕,拥有一流的板球场地。印度板球队的国手们,也是体育界最耀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