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
找到棚子夜宿
就在大葫村村支书许国林和村委会主任黄玉秀商量如何搜救时,一个求救信息从雅安110指挥中心转到成都警方,再传到了南宝乡和大葫村。
求救者正是这17名驴友,他们随后又通过手机与大部队取得了联系,情况渐渐明朗:原来,这17个人继续上山,路却越走越险,还有不少岔路,大家到一个岔路就做个记号,到了傍晚6时许,天色阴暗,山中雾气弥漫,电话也没了信号,他们不敢往前走,用随身带的5个手电筒照明,大家手牵着手,或拄着登山棍、木棒,慢慢往回挪,但很快,他们迷路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已走到了邛崃和雅安交界的地方,在山上一高处,手机有了信号,“吟啸堂主”打通了110报警电话,接到这个电话的是雅安110指挥中心。
许国林和黄玉秀立即联系了村上的精干男子,准备上山搜救,但情况并不乐观:玉灵山山高林密,正逢雨天,贸然上山,谁都没有把握不出意外……这时,先下山的驴友和村干部再次接到“吟啸堂主”的电话:他们终于在一处不知名的地方找到一个简陋的棚子,准备在里面歇息下来,现在暂时安全。听了“吟啸堂主”对驻地的描述后,许国林确认了驴友们的大致方位,而且得知棚里有柴火和干粮,足够他们过一晚了。
搜救
一个都没有少
昨日凌晨5时许,黄玉秀则带着杨梅学和杨梅清两位当地的村民朝山中进发,3个小时后,终于和山上的17个人会合。
为避免走散,这17个人牵着黄玉秀带的绳索,一路走一路报数,每个人从裤脚到腰部都几乎沾满黄泥,浑身湿透,鼻头通红。上午11时许,他们顺利到达山下。
回忆这一夜,驴友们称,夜晚很冷,他们生起了3堆篝火,围坐在一起,队伍里的8个男人充当“保镖”,让女人们睡觉,他们则拿着登山棍、木棒,防止野兽的袭击。而为了壮胆,大家也开始大声歌唱并玩起了小时候玩的丢手绢、击鼓传花等游戏……
“下次要准备充分些。”“吟啸堂主”苦笑着说。对于这个木棚的来历,当地村民解释称,山上种有黄连,这是种植户为了方便看守搭起的临时棚子。
对于近段时间,不少驴友登山遇险被困的事情,四川登山协会秘书长林黎表示,驴友们登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一定要到登山协会进行登记,虽然此次驴友们攀登的山的海拔并没达到登记要求,但也应该向当地政府进行备案。此外,他建议驴友攀登不熟悉的山务必要准备充分,并且,登山还要量力而行,避免出现意外。
责编: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