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23 日晚,本姑娘用一张比金子还贵重的男单决赛门票孝敬俺爹,他老人家居然不来。理由是,这场比赛太痛苦,听个消息就成,绝不能亲眼目睹这场比赛。其实大家的心都是一样的,男单三个人,谁当冠军,都为他高兴;而不能成为冠军的两个人,更让大家心疼。
23 号晚,当马琳把脸埋在毛巾里,肩膀急速抖动的时候,时间定格在这个画面,这一刻,不会有人再去置疑他是否有自信。“你现在认为自己是一个勇敢者了吗?”当他从混合采访区走过,我问。“我觉得自己是个爷们儿。”
看完这场比赛的人,心情都比较复杂,就像1996 年刘国梁战胜王涛一样。当时的刘国梁在和裁判握手之后,悄悄仰头向天,为自己轻轻喝彩;而马琳,只是把自己所有的情绪都包在毛巾里,几分钟之后,擦干眼泪,用纯净而坚定的眼神告诉所有人:这是个爷们。
在我的记忆里,关于马琳最震憾的画面,是在厦门封闭训练的时候。三个主力每天的训练量几乎是非主力的两倍。用具体的数字来表达,在每一天的训练课结束之后,王皓最少要换下来8 件湿透了的球衣。而马琳则不需要这么多,因为他常常不穿上衣。某一天晚上,在一组极限训练之后,马琳累得弯下腰,用手撑着膝盖,就这样停顿了一分多钟。等到再起身,重新走回球台,一滴汗水从脸上滴下来,悄悄地就像一颗流星,无声无息地滑落。这只是他们每天千百滴汗水中微不足道的一颗,滴在我们的摄像机前,也滴进了我的心里。
一个月前,从厦门飞往上海的路上,我挤兑马琳:“你觉得现在会不会是这辈子身材最好的时候?”马琳又好气又好笑地露出自己那颗虎牙:“奥运会结束之后应该还会瘦,因为那会儿消耗大。”从2004 年雅典回来之后,减肥,就成了马琳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瘦一些,在场上就更灵活一些,而且启动更快一点。包括人瘦了以后,肌肉的含量多了一些的话,出球的杀伤力和质量更强一些。脂肪含量大了以后,这种爆发力就会差很多。”
2008,这四个数字,包含了太多的东西,对于马琳来说,为了这个目标,可以做出任何牺牲,包括少吃肉,包括减肥。“相信每个曾经减过肥的人都知道,最初的几天非常痛苦,因为人可能遵循自己的饮食习惯,吃的越来越多、胃就越撑越大。前10天左右,一饿起来会感觉胃比较空、比较痛苦。”这个过程发生在2005年全运会之后,马琳只吃早饭和午饭,下午训练完了之后就直接在球馆呆着,蒸蒸桑拿,做做器械,晚上接着训练。“那个时候电视也不敢看,因为不管看电视剧也好还是看什么,都有吃饭的镜头,一有吃饭的镜头,自己就想去吃饭,尤其是晚上的时候。”那段时间,乒乓队里传说,公寓总有那么一个人,早晨四五点就醒了,眼睛发绿,等着早晨开饭……
不知道夺冠后的马琳,是否还记得那些日子?离开北大体育馆,所有的奥运冠军就开始忙于没完没了的活动,约马琳的采访也是一波三折,总未成功。也许,还是应该等一切回归平静,再等他来讲奥运会的故事吧。
“王皓,我们陪你走过下一个四年。”
8 月23 日晚10:30 分,10 来个皓迷拉着一个10 米长的条幅、隔着铁丝网、默默地守候在运动员出口。这些年,只要有王皓的比赛,不论在全国任何城市、任何角落,场地里都会有皓迷的身影,他们就像皓的精灵,无所不在,却又从不打扰皓的生活。
站在正中的一个小姑娘,头深深埋在大红的条幅里,那么安静,却让人感觉力量比场地里的几千人更强大。我叫上摄像,走到他们跟前。“小姑娘,抬起你的头来,让王皓看看你们。”这些青春少艾的姑娘小伙,每一个人都睁睁红通通的双眼,既无助、却又坚定地看着我。“给王皓说句话吧,他会听到的。”说完这句,已经不忍心继续站在他们跟前。
四年,两届奥运会,王皓和王励勤都站在领奖台上同样的位置,只是冠军换了一个人。没有人能体会到此时王皓的心情,也没有人具备拉他一把的能力。无锡热身赛,三名主力组成的队伍毫无悬念地击败非主力队,在颁奖仪式上,发到王皓手里的奖杯清清楚楚地写着“第二名”。王皓迅速把奖杯交给袁华,让他扔掉,谁在奥运会前拿到这样的奖杯,心里都会有些不舒服。没想到,一个月之后,组委会这个小小的失误成了一个教人伤心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