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纪念改革开放30年和迎接建国60年为契机,抓好开局,突出重点,认真做好2009年的体育工作
2009年是中国体育以纪念改革开放30年和迎接建国60年为新的契机,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努力实现新发展、新进步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总结30年来中国体育基本经验,朝着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开好局,起好步,认真做好今年的各项体育工作。 (一)做好推动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化的重点工作
第一,切实履行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职能,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上下功夫
一是继续推动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继续推动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纳入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统筹。进一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引导各地方以及社会力量兴建更多百姓身边的体育设施;总结“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建设经验,提高工程建设的针对性、适用性,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健身需求。
二是提高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全国体育系统场馆对公众开放。争取各级政府主导,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加强合作,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率。
三是严格执行有关体育设施的政策法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保护做出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国家建设部制定发布了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体育设施的具体规范,但这些法规和规章在实践中落实得不好。体育部门要尽最大努力,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使制度落到实处。
第二,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的政策法规和规划
一是推动《全民健身条例》早日出台。近年来,体育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经过艰苦努力,已经完成《全民健身条例》起草工作,并上报国务院。我们将继续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做好《全民健身条例》的审定工作,推动条例尽早出台。
二是围绕“全民健身日”,大力宣传、精心筹划全民健身活动。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国的“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的设立是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体育节日的诞生,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高度重视,是北京奥运会遗产社会化、全民化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体育爱好者的共同愿望。我们要以节日的设立为契机,结合以往工作经验研究制订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活动,形成规模,扩大影响,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深入开展。
三是研第三,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
一是要认真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落实。各级体育部门要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动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要努力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相联系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网络。要配合教育部门,把每年一度的校运会恢复起来。广泛开展社区青少年体育竞赛交流活动。充分利用节假日吸引广大青少年走向运动场。
三是要配合教育部门有名有实地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办成广大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乐园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
第四,充分利用和延伸北京奥运会对推动全民健身的综合和持久效应,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以落实《群众体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第二阶段任务为目标,围绕全运会、全民健身日、建国60周年庆典等重大时间节点,发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各行业体协、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优势,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认真筹备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促进非奥运项目的发展。要抓住非奥运项目数量多、普及面广、在基层群众中易于开展的特点,积极发掘其特有的健身和文化价值,积极参加非奥项目的国际交流,促进非奥项目的普及和提高。
第五,做好农民、老年人、职工、妇女体育工作
农民体育、老年人体育、职工体育、妇女体育是群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有规模、影响大、示范性强的群众体育活动。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适合农民特点、受农民喜爱的体育健身活动;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来临,要更加重视老年体育,让体育成为老年人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认真筹备第一届全国老年人健身体育大会,真正把它办成一届老年人欢乐健康的盛会;要加强与全国总工会的配合,指导全国职工体育工作深入开展;要配合有关部门办好第四届全国妇女健身展示大会。
(二)在保持竞技体育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要始终坚持“为国争光”的核心目标,继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实现新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2001—2010年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即将完成历史使命,要研究制定新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明确下一个时期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第一,继续保持优势项目水平,力争潜优势项目实现新的突破,打造竞技体育的集团优势。优势项目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居安思危,继续保持领先;已取得一定突破的潜优势项目和其它潜优势项目也要认真总结,查找不足,继续提高水平,力争更大突破。
第二,努力提高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的水平。要系统规划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的发展,积极研究制定国内竞赛、人才交流、体教结合、奖励、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引导全国体育系统加大投入;要进一步完善训练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学习先进经验,探索项目规律,更新训练理念,提高训练的效益和水平。
要着眼未来,系统规划,加强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队伍建设。要下决心抓好严重后继乏人的足球项目的青少年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改革全运会赛制、组建省级青少年足球队伍、开展青少年足球联赛、与教育部门合办学校足球活动和比赛、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加大对大众足球活动的投入等多种方式,调动各方面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的积极性。
第三,努力提高科学训练和科学管理水平。总局要抓紧筹备成立教练员学院,逐步建立制度化的各级教练员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各级各类体校和专业运动队教练员的水平,打造一支能够深刻把握项目规律、具有先进训练理念的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促进一些项目的训练、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
第四,关注和研究世界职业体育发展动态,对相关项目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运作机制。世界职业体育是体育运动与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并融合的产物。我国是一个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在发展职业体育问题上,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模式,而是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处理好公共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关系,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协调好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我们一方面要积极研究符合中国国情和项目发展实际的体育联赛发展机制,认真思考和探索我国一些竞技水平高、群众基础好、观赏性强的优势项目开展体育联赛的可能性和具体办法,既坚持为国争光的核心目标不受影响,又搞好当前联赛,还要继续抓好立足于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既要借鉴国际经验,也要符合中国国情,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发展目标,立足项目特点;既要借鉴已开展体育联赛项目的成功经验,又要认真汲取产生严重问题的深刻教训;既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还要下决心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协调合作,齐抓共管,加强和完善已开展体育联赛项目的市场监管,加强宏观调控和综合治理,健全制度和机制,建立秩序,优化环境,提高水平。
(三)从运动员切身利益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出发,进一步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和伤残保障工作
第一,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体教结合的相关政策。近期,国务院正在牵头研究制定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方面的政策。我们要抓住这一机会,在体教结合、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推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
第二,建立体教结合、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制度。积极与教育部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商讨体教结合的相关问题;建立体教结合督导制度,对全国各地体教结合、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三,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运行机制。积极与教育部协商,从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入手,将小学、初中阶段的县级“少年体校”纳入普教序列,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各司其责,共同管理;地市级中专性质的体校所附带的小学、初中部分以“体校附小”、“体校附中”的方式或与其他优质中小学合办的方式,纳入普教序列,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各负其责,共同管理;改善体校高中(中专)的文化教育,体育部门负责训练工作,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文化教育,加强省级以上专业运动队的文化教育工作。
第四,拓宽体校培养方向。要研究制定符合运动员特点的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教育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体系;结合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强化体育职业培训;重视对体校学生适时“分流”,对不能成为尖子运动员的学生着重进行体育职业技能培训;为体校毕业生进入大专院校争取新政策,开辟新途经,包括通过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渠道进入大学读书、通过单招渠道进入大学读书、进入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等。
第五,拓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渠道。在组织安置、自主择业、优秀运动员免试上大学等方面进一步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扩大受益范围。要特别利用好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各项制度,特别是执行好职业转换过渡期制度,针对运动员开展专门的职业辅导。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上,对退役运动员进行政策倾斜。支持和引导运动员利用体育技能和其他技能创业,并为退役运动员自主创业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第六,做好运动员伤病防治和伤残保险工作。提高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水平,减少运动性伤病;引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提高伤病防治水平;推动将常见的运动性伤病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畴,保障因公致残运动员的合法权益。
究制定好新周期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年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2010年将完成历史使命。要总结纲要实施的成果和经验,研究2010年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方案,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再上新台阶。
(四)全面启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备战工作,做好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最后阶段的备战工作
要以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为核心目标,一是立足于早,着力于细,研究制定新奥运周期备战工作规划,明确新周期备战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工作措施,以正在进行的冬训为开端,投入新一轮备战工作;二是继承和发扬备战北京奥运会在体制机制、科学训练、参赛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融汇贯通到新一轮备战中;三是认真分析伦敦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相同处和不同处,认真分析新一轮备战的新形势、新特点,完善备战工作的相关措施、政策和保障体系。
温哥华冬奥会将于2010年2月12日开幕,离现在只有一年的时间了。促进冬季项目的普及与提高,是完善我国体育项目结构布局,促进项目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冬季项目要增强紧迫感,全力以赴投入备战。要认真吸取我国参加以往冬奥会的经验教训,认真借鉴北京奥运会的备战参赛经验,加强最后一年备战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尽最大努力争取创造好成绩。
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在广州举办,各有关单位、各地体育部门要与广州市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五)办好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为共和国成立60周年增光添彩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将于今年10月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这是北京奥运会后国内举办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赛事,恰逢我国建国60周年。本届全运会不仅将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锻炼队伍、发现人才,同时也对推动群众体育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总局和各省区市体育局要积极主动配合山东省和十一运组委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赛风赛纪是衡量全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要把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第十一届全运会的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作为办好全运会的最重要的任务。要强化责任,建立健全第十一届全运会的赛风赛纪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要从“教育、自律、制度、监督、惩处”五个环节入手,围绕参赛资格、暗箱操作搞君子协定、执裁不公、打架斗殴、停赛罢赛等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坚决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要加强舆论引导,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充分认识到反兴奋剂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决不可能一蹴而就,稍有懈怠,就会反弹。要借鉴备战参赛北京奥运会反兴奋剂工作的成功经验,继续坚持“零容忍”的态度,继续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反兴奋剂方针,加大反兴奋剂工作力度。在22日下午举行的赛风赛纪会议上,总局将与各项目中心、各参赛单位签署第十一届全运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责任书》,希望各单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共同努力,把第十一届全运会办成一届文明、公平、干净的全运会,为共和国成立60周年增光添彩。
(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体育产业大发展,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和当前经济困难作出贡献
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认真研究体育产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认真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下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和机遇,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为扩大内需作出贡献。由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草案)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正式上报国务院,我们要积极推动其尽早出台,促进体育产业的新发展。还要抓紧抓好今年其他几项重点工作。包括:完成首次体育产业专项调查,加快把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成果纳入国家产业统计体系;加快体育设施、用品、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开拓体育彩票市场,提高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益和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全面总结体育彩票发行15年的经验,创新体育彩票的发展思路,促进体育彩票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好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奥委会的市场开发工作;建立完善体育赛事资源输出渠道;建立健全商业开发活动中的利益分配机制。
2009年我们还要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做好理论研究、政策规划、财政支持、后勤保障、队伍建设、对外交流、教育科研、新闻宣传、行业作风建设等一系列基础性、保障性工作,这些工作都是体育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志们!在告别令人难忘的2008年、迎来2009年之际,新任务、新使命又摆在我们的面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体育战线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汲取思想动力,以奉献社会、服务大众、为国争光为己任,继承奥运会遗产,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加强体育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实现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而努力奋斗!
再过几天,我们就将迎来中国传统历法中的牛年。牛既是红火兴旺的象征,又是勤劳耕耘的象征。我也借此机会,向大家并通过你们给全国的体育工作者,给所有关心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朋友们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兴旺、阖家幸福!祝愿体育事业在经历了历史性的荣耀之后,再接再厉,全面进步,再创辉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东风、在喜迎共和国建国60年华诞的时候,继往开来,蒸蒸日上,繁荣富强!
谢谢大家。
责编:裴永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