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体育频道 > 体育总分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陈燮霞奥运首金奖金缩水 刘子歌拒绝罗雪娟轨迹

 

CCTV.com  2009年01月06日 08:03  进入体育论坛  来源:体育画报  

  无偶像时代的开启,意味着我们对人的理解在发生变化。

  在略显凌乱的奥运闭幕式结束后,我们不出意料的以51枚金牌登临了顶座。往下看,有了这51块金牌,我们却找不到一个或几个能在最大社会层面上,公众中能达成一致的偶像。

  奥运会对于中国,过往从来都是一个社会偶像的孵化器。

  1984年的许海峰、李宁、1992年的五朵金花、高敏,1996年的伏明霞、2000年的孔令辉,到了2004年的刘翔、郭晶晶、田亮,则把奥运冠军偶像化推到了极致。

  在2008年的8月以后,出乎意料我们掉到了一个颇有些虚无甚至无力的真空地段,冠军的偶像们没有如约而至。

  追溯“偶”字的词源本义,是指仿人形制成的木偶,此偶一旦成像,便在人心目中成为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所以偶像二字,不过是我们对于人的涵义的投影与投射,偶像的变化,无论是无偶像、泛偶像还是后偶像,其背后深藏的必定是公众对人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人形变了,偶像自然也在变化。

  即便是在那个奥运偶像盛行的年代,许海峰、李宁与刘翔之间,也有着从内涵到外延明显的不同,因为从1984年到2004年这个二十年的跨度中,民众对人的理解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是以国家为单元的神圣性英雄,是社会公众们心中那份强烈的求认同感的凝聚和固化。这是冠军能化为偶像的一个基本底线。而在这个底线之上,二十年间偶像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偶像的神性与人性的要素此消彼长,每隔4年,总会多一些人的气息。

  反观2008的奥运冠军,我们一样可以找到与许海峰、李宁、刘翔相比毫不逊色的竞技成绩——零的突破、多枚金牌集一身、破世界纪录等等。但已没有了那份对神性英雄的期盼力,把他们推到传统的偶像位置。从2004之刘翔到2008年之刘翔,从罗雪娟到刘子歌,从许海峰到陈燮霞,我们都能看出这种变化的端倪。

1/10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