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沈阳火车头体育馆内坐了几乎一半观众,这对一场乒超联赛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上座率了。记者看几位观众手里拿着门票,票面价值从80元到180元不等,不过仔细一问,基本上都是赠票,遇到几位真正花钱买票的,也只掏了二三十元。这场比赛恰似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乒超联赛的真实问题。
热点赛事无人喝彩
这场比赛,辽宁男乒移师沈阳火车头体育馆迎战上海队,能在家门口看到王励勤,此役本应有不少看点。可是,记者翻看沈阳各家媒体近几天的报纸,鲜有关于这场比赛的报道。
沈阳一家零售量较大的都市报体育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几乎不对乒超联赛进行报道。而一家电视台的负责人则表示,“由于缺乏包装和对外宣传,很多球迷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比赛,这直接影响了乒超联赛的收视率。 ”记者了解到,这场比赛的直播草草中断。
事实上,横滨世乒赛期间,央视方面的统计是,其收视率不到1%。世界大赛如此,更遑论以“内战”为主的乒超联赛了。也许没有人相信,深受广大球迷喜爱的乒乓球比赛竟沦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但事实就是如此。
赛事组织出漏洞
在辽宁男乒与上海队的比赛之前,记者早早致电辽宁男乒俱乐部,询问采访证的办理办法。得到的答复是,这场比赛的承办权被沈阳某集团买断,无论是票务还是证件办理,都由该集团负责。对辽宁男乒来说,球队的锦州主场基本属于赞助商的“自娱自乐”,主场经营似乎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
而据称是该集团负责媒体接待的相关人士,对有关“采访证”的问题答复实在业余。按照对方的解释,他们对哪些媒体会来采访比赛毫无概念,“采访证”得管俱乐部要。
几经辗转,已经是6月10日下午,距离比赛开打还剩几个小时了,但采访证仍没有着落。辽宁男乒俱乐部的工作人员给记者出主意:“早点到体育馆门口,然后打电话,带你们进去。 ”按照这样的做法,记者采访多少有些“蹭”球票看比赛的味道。
最后的解决办法是,该集团在赛前设一名联系人,每个媒体两个采访证。得到消息的记者领证进了赛场,没得到消息的记者还是找人“带”了进去。赛事组织混乱,这真让人哭笑不得。
据了解,乒超联赛很多球队的主场运营情况大体如此,媒体推广根本就是虚谈;票务、广告等都是赞助商自行消化;来现场看球的观众,大多是为了图个热闹,看看明星。显然,我们精心打造的乒超联赛远不如中超、CBA来的职业。
相关链接:
[组图]乒超女团再燃战火 金暻娥巅峰对决张怡宁
乒超联赛男团今晚再战 又碰朱世赫马龙有点悬
邀请国外整支球队参赛 中国乒超有望变世界联赛
责编:朱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