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公兵 贾文军 尽管才第二次参加苏迪曼杯,尽管获得的最好成绩仅是世界羽联不入流的比赛、蒙古国国际系列赛的男单亚军,蒙古国羽毛球队却已将目光瞄向了伦敦奥运会席位。
蒙古国队两次参加苏迪曼杯都是来中国,上一次是2005年在北京举行。
之所以来中国,用领队巴特尔德尼的话说,“经费紧张,中国是邻国,可以节省经费”。确实如此,2007年苏杯在格拉斯哥举行,蒙古国队选择了放弃。
经费如此紧张是有原因的,羽毛球2000年才在蒙古国开始发展,没有好成绩,自然难获赞助商的青睐。
“蒙古国只有260万人,从事羽毛球运动的也就200人左右。”巴特尔德尼说。“蒙古国很多体育项目是从前苏联引进的,比如羽毛球,该项目在蒙古国属于新项目,很多蒙古国人还只是停留在知道羽毛球的名字的阶段。”
本次前来参赛的5名蒙古国运动员,全为业余,一个已经工作,其余4个还是高中生。作为领队,巴特尔德尼是一家IT公司的老板兼蒙古国羽协副主席,为队伍提供赞助的同时并不求回报,“只期待蒙古国羽毛球发展得越来越好”。
蒙古国羽毛球队在国内的训练一周4次,一次两个小时,这较之许多羽球强国显然是训练量不足。“我们还受到教练、训练设施等方面的限制。”巴特尔德尼解释说。
虽然是羽球王国里的小字辈,但蒙古国羽球显然想有大发展。
“这次来参加苏杯就是想让队员体会大赛气氛,增加经验,而不是凭空想像大赛的氛围,主要也是为了今后取得好成绩打好基础,增加信心。”巴特尔德尼说。
蒙古国国内举办的羽毛球比赛只有一个全国锦标赛和两个城市赛外加一个国际系列赛,后者属于世界羽联不入流的比赛,很难吸引羽坛高手参加,因此蒙古国选手获得去年国际系列赛男单亚军和闯入男双四强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计划扩大宣传,让更多的国家或地区前来参加蒙古国国际系列赛,这对我们的运动员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巴特尔德尼说。
蒙古国羽毛球选手出国参加的比赛还仅限在亚洲,亚锦赛、亚青赛、韩国公开赛等,虽然有资格参加2007年马来西亚世锦赛男双比赛,但仍然选择了放弃,原因不外乎经费,最好成绩也只是此次参加苏杯的男单选手恩克巴特·奥隆巴亚进入今年亚锦赛首轮。团体赛只是涉猎了苏杯,汤姆斯杯和尤伯杯均未参加过。
实力弱、经验少、成绩差,难掩蒙古国队的雄心壮志。“争取参加伦敦奥运会吧,毕竟只有参加了奥运会,才会引起赞助商的注意,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巴特尔德尼说。
责编:裴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