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体育记者,资历不算老成,但多年浸淫体坛,曾参与包括北京奥运会、奥运火炬传递、亚洲杯等采访活动;田径运动员出身,但是喜欢一切带轮子的竞技运动,并热爱所与球有关的体育项目。
央视网消息:谁都知道F1从来就“不差钱”。
如果是两年以前的2007年,谁要敢在F1车队老板面前念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那他肯定是疯了。不过现在,在全世界金融家都愁得撞墙的经济危机面前,一级方程式的日子早已不那么好过了。
2008年12月,走投无路的本田公司宣布退出F1的竞争,虽然在最后关头布朗GP车队横空出世,算是凑足了十支参赛车队,但这已经足以让国际汽联主席莫里斯和F1大老板伯尼-埃克莱斯顿吓出一身冷汗。
为了避免风雨飘摇的F1运动陷入“揭不开锅”的地步,莫斯利显然认为“节流”是比“开源”更加直接和有效的盈利方式。日前,国际汽联和F1运动管理公司正式宣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2010-2011赛季取消中途加油以削减成本;在现有10支车队的基础上扩军到13支,并对新加入车队给予1000万欧元的经济支援;而其中最重量级的措施当属2010年将会实行的“预算帽”政策——从2010年开始,单个赛季预算不高于4000万英镑的车队将拥有更多的技术自由,包括可以使用转速不受限制的引擎、可移动的扰流板、更加自由的季前赛道测试、甚至风洞试验;而继续烧钱无止境的豪门则只能寄望于大笔的投入能换回一辆足够快的新款战车,来抵消自己所受的诸多限制——在用0.01秒区别地狱和天堂的F1赛场,选择后者几乎意味着自杀。
决定一出,很多早已不堪重负的中小车队和希望未来组建新车队的老板们欢欣鼓舞,不过,法拉利这样的豪门车队无异于被戳到了命门。法拉利主席卢卡-迪-蒙特泽莫罗认为预算帽政策实际上是劫富济贫的土匪行为,在写给莫斯利的信中,蒙特泽莫罗对这一政策的评价是“明显的不公平和根本性的偏颇”。怒火中烧的法拉利老板甚至以退赛相威胁:“我本人和法拉利车队都对F1运动充满了感情,也充满了激情,但是没准哪一天,美好的故事也会有结束的时候。”
1950年加入F1大家庭的法拉利车队堪称一级方程式历史上最成功的车队之一,最近10年,法拉利更是8次包揽了F1年度车队总冠军,在全世界拥有为数众多的红色车迷。但是,法拉利这样的豪门,每年天文数字一般的投入令拼命追赶的对手们苦不堪言,在未来可能更加艰难的经济形势下,这样的趋势甚至有拖垮F1运动的危险。
为了拯救水火之中的F1,莫斯利已经铁了心要向“不差钱”宣战了,即使是牺牲法拉利这样的钱袋子都在所不惜——2日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这位国际汽联掌门人说,“这项在F1历史上最重大的改革必须要继续下去,即使没有了法拉利,F1也一样能转。”
莫斯利说,2010年就开始实行预算帽政策并不算太急,如果不是有合同在身,ING、 RBS这样已经是麻烦缠身的赞助商肯定不会继续向F1运动中投入如此巨额的资金了。若不尽快缩减成本、减少预算,F1将会有裸奔的危险。更惨痛的未来是,一级方程式运动会死于高额成本。(央视网特约撰稿人李晋)
注:本文为央视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任何网站、媒体、个人不得转载。
责编: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