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第一体育 > 体育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六方面PK解析中国德比 丁俊晖靠什么赢梁文博

CCTV.com  2009年04月20日 08:09  进入体育论坛  来源:  腾讯体育   

斯诺克中国双子星:是兄弟,亦是对手!

    腾讯体育讯 当同为22岁,同为白羊座,同样在本赛季轰出过147满分杆的两位斯诺克天才相遇,你会想到什么?火星撞地球又或是针尖对麦芒?没错,这样一场比赛将会在斯诺克殿堂——克鲁斯堡上演,对阵双方就是目前国内人气最高的两位选手——丁俊晖和梁文博,他们将在北京时间4月20日晚21:30,开始为一张世锦赛16强入场券拼个你死我活。

    去年世锦赛首轮就上演过丁俊晖与傅家俊的中国德比,而这场比赛也刷新了世锦赛收视纪录。或许是赛事组织者考虑到这方面的好处,“故意”将丁俊晖和梁文博抽到一起,在今年比赛中首轮再度上演中国德比。下面我们将对两人六方面进行比拼,看看究竟谁更有可能在这场中国德比中胜出。

    ◆交手纪录

    作为国内的顶尖选手,两人交手的次数并不是很多,3次相遇丁俊晖取得全胜,分别是在2006年亚运会单打决赛,丁俊晖4-2击败梁文博;2007年中国斯诺克巡回赛总决赛,丁俊晖6-0横扫梁文博;2008年中国职业斯诺克巡回赛半决赛,丁俊晖4-3险胜梁文博。单从这方面来看,丁俊晖在心理上占有绝对优势。不过在中国赛中被肖国栋终结3年多对阵国内选手不败纪录后,丁俊晖切忌不可麻木大意。

    ◆技术角度

    斯诺克的魅力不仅仅是将球击落袋那么简单,进攻犀利只是获取比赛胜利的一个手段,选手们真正内力的比拼更多的是防守。

    丁俊晖出道时就以进攻犀利著称,也获得过一些成绩。但是经过几年的磨砺,在进攻受阻打不开局面的时候,他也悟道了防守的重要性。丁俊晖正在努力改变他的球风,在保持进攻端的准度的同时,防守端的稳健和老道才是获取比赛胜利的立足之本。

    相比丁俊晖,梁文博目前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对进攻同样痴迷的他似乎还没有悟出斯诺克比赛的精髓。虽然梁文博在上赛季世锦赛中杀入八强,本赛季以来经过众多大赛的磨砺,在防守端也进步明显,但是在关键时刻处理关键球方面,梁文博还稍显稚嫩,这也是制约他创造好成绩的关键。

    ◆心理素质

    心理过硬也是斯诺克选手必备的素质之一。丁俊晖成名早,背负着过多国人的期望和媒体的关注,使得年仅22岁的他有些不堪重负,越想打好比赛,越容易出现失误,心理的破绽也在一场接一场的失败中完全暴露出来,自2006年8月夺得北爱尔兰杯后,已经32个月无缘排名赛冠军。

    梁文博虽然打了多年的职业比赛,但是在比赛中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仍很弱,打出好球时,怎么打怎么有,一旦打不开局面,也可以迅速崩盘。此外,梁文博在比赛中的情绪表露非常明显,在世锦赛上提前庆祝的行为让媒体诟病。

    总之,丁俊晖和梁文博谁能够将良好的心态与纯熟的技术结合的更好,谁的胜面就将更大。

    ◆目前状态

    进入新赛季后,丁俊晖虽然凭借自己上赛季前16的排名能直接晋级各个排名赛正赛,但是他的表现却不能令人满意,整个赛季在排名赛和大师赛中仅获得5场比赛的胜利,英锦赛轰出职业生涯第2杆147成为唯一的亮点。

    相对于丁俊晖的低迷,梁文博则经常给我们带来惊喜,虽然由于排名较低要参加资格赛,但是13场比赛的胜利却使他得到很好的磨练,巴林大奖赛资格赛中那杆147更是让人记忆犹新。梁文博也凭借出彩的表现,临时世界排名稳定在前32位之列。而在单赛季积分排名方面,梁文博甚至比丁俊晖高出950分。相对而言,梁文博本赛季的发挥更胜一筹。

    ◆世锦赛战绩

    再看看他俩的世锦赛最好成绩,虽然都是在去年取得的,但是丁俊晖仅是在首轮战胜傅家俊晋级16强,而梁文博则是连克达赫迪和斯威尔,超越丁俊晖创造了中国内地球手的世锦赛最佳战绩,虽然8强战负于奥沙利文,但梁文博超强的进攻能力、无所畏惧的心态以及阳光率真的性格赢得了球场内外的一致赞誉。自信心方面,梁文博可谓更胜一筹。

    ◆胜负分析

    丁俊晖和梁文博打球的技术风格不同,性格也不一样。当两人在世锦赛首轮中相遇,一个背负着输球就有可能跌出TOP16和从未输过的双重压力,一个已经确保前32,冲击前16可能性不大,如何调节好心态将成为本场比赛的胜负手。

    不过客观来讲,丁俊晖的实力要强于梁文博,只要他能更自信更从容的去比赛,获胜在情理之中。梁文博心态则相对比较轻松,毫无压力作战有利于超水平发挥。不管结果如何,相信他们将为所有中国球迷奉献一场精彩的中国德比。

责编:王琰琼

1/1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德比  丁俊晖  梁文博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