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体育频道 > 体育总分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大冬会今闭幕 加拿大冰球姑娘:我舍不得哈尔滨

 

CCTV.com  2009年02月28日 09:50  进入体育论坛  来源:黑龙江晨报  

  再见哈尔滨

  训练馆里追求完美的精益求精,赛场上奋力“厮杀”的惊心动魄,到达终点时的欣喜若狂……这一幕幕将让每一个运动员都终身难忘。十几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流走。大冬会马上就要落下帷幕,当记者再一次走进几天来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黑龙江大学运动员村时,这里因为不少运动员的离开已经显得有些冷清。

  在静静的运动员村,志愿者和运动员,运动员和运动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合影,成了大运村里出现次数最多的风景。记者无时无刻不被一种依依惜别氛围包围着,感动着。

  站好最后一班岗

  27日下午,来自黑龙江大学国防教育学院的志愿者姜念涛和几个同学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来到大运村的晨曦广场合影留念。随着运动员的陆续回国,姜念涛和他的队友们在完成了升旗任务后也即将结束协助安保巡逻的任务。

  大冬会的会旗、文化体验区、运动员村里的雕塑……这些带有大冬会烙印的符号都是姜念涛和同学们想要珍藏的回忆。

  在2月13日到2月19日,姜念涛和其他志愿者为29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入村欢迎及升旗仪式。他们的微笑给各国代表团在进村后的送去了第一份温暖。

  今天是姜念涛和其他几个队友难得有空的日子。尽管大多数来自国防教育学院的志愿者晚上还要参与安保巡逻,其他的志愿者也被安排在了不同的岗位,但大家都相约来到晨曦广场这个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把他们最灿烂的微笑定格在在相机中。

  姜念涛翻看着手中的相机十分满足:“我明年就要毕业了。这不仅是我在大冬会上的最后一班岗,可能也是我在大学中执行大型活动任务的最后一班岗。能在自己大学的最后一年当一回大冬会的志愿者也算是我给自己的一份礼物。大冬会给了我们很多回忆,不仅仅是一次难忘的体验更是一个宝贵的人生财富。”

  把最美好的祝福带回家

  离大冬会结束的日子越来越近,运动员村里的邮政中心和特许商品销售处也更加忙碌。不少外国朋友把带着浓浓哈尔滨特色和大冬会标志的纪念品作为带给朋友和家人纪念品的首选。在这里,整个屋子都挤满了人,每个运动员都带着不舍想把最美好的回忆带回家乡。

  25日,一位大体联的体育官员来到邮政中心,他想购买几张明信片寄回远在比利时的家乡。邮政工作人员立即拿出一张大冬会纪念版的明信片,大体联官员看后却连连摇头。原来,在比利时边缘不整齐的明信片是不允许流通的,而这张明信片的边缘,吉祥物冬冬的六瓣冰花却突兀出来。邮政服务人员急中生智:只要买一张尺寸稍大一点信封,把明信片放在信封里,问题不就解决了?“好。我这就回宾馆,写上祝福的语言”,这名官员加快脚步,带着满意却又急切的心情回到住所。

  黑龙江大学水晶标、鄂伦春白桦树皮制成的笔筒、 富有蒙古特色的牛皮小镜子还有颜色鲜艳的中国结、便于携带的微笑圈、手机擦和大头贴相框……在这里,每一个来挑选纪念品的外国朋友都流连忘返地拿起这件又放不下那件。

  邮政中心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几乎把大运村附近所有邮局的邮票都拿来了,但是还是卖光了。

  带不走的友谊

  24日21时,本应已经休息的黑龙江大学运动员村的茶室里还亮着灯,和外面飘着雪花的寒冷天气不同,茶室里几个加拿大运动员正默默品着茶,享受着春天般的温暖。记者几次到过这个在外国运动员中,人气指数最高的展示中国茶文化的茶室。几天前几个热情开朗志愿者和这几个同样幽默的加拿大运动员每逢见面就一定是唧唧喳喳地说笑不停。今天,每个人的神情都那么沉默,更多的是带着不舍。

  茶室里的志愿者陈思宁告诉记者,今天茶室破了例,因为几个加拿大的朋友明天就要离开哈尔滨了。加拿大运动员苏泽尔眼中流露出的是不舍。他动情地告诉记者,他对这次大冬会感到很惊讶,他对大运村和比赛场馆都非常的满意,而且他认为中国人非常友好。

  当志愿者告诉苏泽尔友好是中国的传统的时候,苏泽尔拉着陈思宁的手说:“我能看得出来这里的每个人都不是表面的装相,而是发自内心的,我很感动。”苏泽尔告诉记者,如果有机会,他每年都要来哈尔滨,以后还要带着家人一起来。

  早就得知几个加拿大朋友即将启程,茶室里的每一个志愿者都给马上要回国的朋友准备了小礼物。在他们聊天的时候,每个加拿大运动员手里都拿着带有大冬会标志的明信片,或者通红的中国结。几个人默默地品尝着中国的茶,时针指向九点半,菲利普提议,几个朋友就伴着中国的乐曲跳一支舞,为每一个留下美好回忆。在渐渐结束的乐曲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几个大学生朋友感受到了曲终人不散的温暖……

  “我舍不得哈尔滨”

  午后的大运村还沐浴在融融的春光之中,一位中年女士推开了村中的中国语言文化体验区的大门。她轻车熟路般绕过前厅,坐在区内的沙发上,自然地脱下大衣,放在身边。一位区内的志愿者走过来,用韩语亲切地询问:“还像每天一样,要coffee吗?”这位女士不禁点头微笑。她就是参加本届大冬会的韩国代表团团长罗贞仙。和许多常常到体验区的外国官员、教练、运动员一样,罗贞仙在这里不仅领略了中国文化,还收获了志愿者的微笑。她告诉记者,明天她就要离开哈尔滨了,今天想来这里再看看她的老朋友。“大冬会结束了,但运动员这里的中国大学生之间的友谊不会终止,这里的文化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这将是我在中国最珍贵的一段回忆。”

  中国语言教学区里,几个加拿大冰球队的姑娘正在认真的学习中文。“我舍不得哈尔滨。”对于已经学会了“谢谢”、“你好”等简单汉语的几个加拿大学生来说,这是她们今天要求老师教给她们的一句最想说的话。她们告诉记者,这里的老师很耐心,让她们对中国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是她们在文化体验区的“最后一课”,她们最想学的就是这句话,口中不断重复的也是这句话:“我舍不得哈尔滨。”

责编:孙立东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