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南队到湖北队――你有张宏根,我有顾以撒
1959年湖北队参加第一届全运会获得第十名,队员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外合影。
1953年正式落户武汉,1957年改称湖北队。可以说,中南队的历史就是湖北足球的历史。龙仕君、顾以撒、郭立兴……这批来自五湖四海的球员,是当之无愧的湖北足球拓荒者。
队伍内人人有绝活
“顾以撒可是当年上海滩的‘锦袍小将’,他颠球、拿球过人技术一流。那个时代的中国足坛,有两个人最厉害,一个是上海的张宏根,另一个是我们中南队的顾以撒。”
刚刚成立的中南队内人才济济,当时队内技术最好的球员当属上海籍球员顾以撒,在解放前,顾以撒已经小有名气,说起他的技术,湖北足坛的“龙头”龙仕君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顾以撒可是当年上海滩的‘锦袍小将’,他颠球、拿球过人技术一流。那个时代的中国足坛,有两个人最厉害,一个是上海的张宏根,另一个是我们中南队的顾以撒。”
队伍内人人有绝活,龙仕君传球出神入化让人防不胜防,回忆起当年踢球,龙老笑着说:“我踢球一般很少射门的,这辈子,有印象的射门进球就那么几次,我最喜欢给别人输送炮弹了。”郭立兴速度奇快,冲击力强,人送外号“子鱼”又称“撞死马”;秦维豹头球功夫厉害,在球场上很是生猛,大家都喊他“豹子”。
不过,由于球员来自六省二市,在踢球风格上难免有分歧,来自上海的球员注重个人技术,喜欢盘带,突破。北方球员提倡高举高打,长传冲吊。当时武汉本地也偏重速度和传高球。用武汉话说“哪个踢得高,哪个当队长”。因此要把全队凝聚起来形成一种风格,并不容易。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定下来了“南北结合”的打法,龙仕君解释说:“南北结合,既有南方球员的技术、短传配合,又要有北方球员的长传,这样遇到北方球队我们身体上不输给他们,同时他们没有的短传打法;遇到南方球队,我们又能打长传,技术上我们也不输给他们。”
曾打得中央队口吐白沫
当时新华路体育场座无虚席,湖北队打得很漂亮,而中央队打得有些放不开,最后被湖北队顽强地逼成3比3平。下场时,中央队竟然有球员口吐白沫,累得不成样子。
球队成立之后,为了备战当年的全国足球赛,就开始进行训练,当时还没有新华路体育场,球队就暂时在中山公园里进行训练,当时还在球场外搭建了木架子看台。
1955年的全国足球锦标赛上,湖北队在大约十支参赛队中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而龙老最难忘的一次比赛也是在那次锦标赛上。
那场比赛湖北队的对手是中央队,在那个年代“中央队”就是现在的“国家队”。张宏根、年维泗、陈成达这些中国足球的“泰山北斗”都在中央队里,反观湖北队,队中的主力球员多半是南派技术型球员,这场比赛两个对手的实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但龙老回忆说,湖北队当时非常团结打得很漂亮,新华路体育场座无虚席,球迷们都给湖北队加油,而中央队则打得有些放不开,最后被湖北队顽强地逼成3比3平。龙老说,他记得当时下场时,中央队竟然有球员口吐白沫,累得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