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抢逼围”,两夺全国亚军
1980年,丁三石带领湖北青年队夺得全国亚军。缔造湖北队80年代中期辉煌中坚力量。
度过了严肃紧张的70年代后,湖北足球步入了充满活力的80年代。在退役后从事教练工作的丁三石的带领下,湖北足球继续保持了先进水平。1986年,湖北队夺得全国甲级联赛亚军,一年后又夺得第六届全运会第4名,湖北足球继72年夺得全国五类运动会冠军后,又创造了属于80年代的辉煌。除此之外,林强、陈方平、胡一俊、吕杰、刘五一、殷立华等一大批对湖北足球影响深远的人物也在丁三石的悉心培养下接连涌现,湖北足球的香火得以传承至今。
“抢逼围”战术湖北首创
在湖北足球的整个80年代的辉煌中,从始至终贯穿着丁三石的身影。1976年,丁三石结束了自己的球员生涯开始从事教练工作。除了坚持“小快灵”的传统技术特点,他还勇于创新,在国内首先倡导“抢逼围”,成功将硬朗作风注入湖北足球之中。1977年,丁三石接过了湖北青年队的教鞭。3年后,以“抢逼围”战术武装起来的湖北青年队取得了全国青年联赛亚军。在那个时代,中国足球还没有进行职业化改革,相关理论研究也处于刚起步阶段,丁三石对“抢逼围”理论做出的创造性的工作赢得了当时的行家和中国足球办公室(中国足协前身)的肯定和好评。
除了在技战术层面上改造了湖北足球之外,丁三石的个人魅力也为湖北足球注入了不少独特的性格。在1980年夺得全国青年联赛亚军之后,由于认为裁判判罚有问题,丁三石倔强地拒绝上台领奖,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而丁三石那些深受他影响的弟子们现在依然活跃在中国足球界的各个角落,延续着湖北足球的历史和传统。
作为丁三石的开门弟子,追忆恩师,三峡大学队主帅胡一俊感慨满怀:“师傅不仅教我们踢球,还以身作则,教我们如何做人。”而丁三石严格要求队员的故事至今在湖北足球界广为流传,当年弟子吕杰曾因被批评后擅自离队而被罚到食堂做事两个月,尽管不少人都为吕杰求情,但丁三石硬是坚持让犯错的弟子做满了两个月。
1987年,丁三石率队征战第六届全运会获第四名,并在当年获得中国足球教练员最高荣誉--“来福奖”,这是湖北足球教练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荣誉。不过,作为湖北足坛第二代掌门人的丁三石却不幸因肾癌于2008年6月27日在汉逝世,享年62岁。在足球教练中,这个年纪离世也算是“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