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局拍板,湖北足球播下种子
1955年,中南队全体队员进入中南体育学院(武汉体院前身)学习。前排右一为龙仕君,中排左四为郭立兴。
1953年3月13日,中南区体育训练工作大队成立,从那一天起,湖北足球有了“专业班子”,现代足球的种子就此播下。在半个世纪的风雨中,湖北足球不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抗战胜利后,华中五省在武汉举行带有联赛性质的足球比赛,让湖北热闹了一阵。1948年,后来加入了中南队的顾以撒所在的上海虹翔队来汉访问,所向披靡;1950年,上海盘队、克钢队、天津工人队来汉,郭立兴带领武汉联队、海员工会的海涛队迎战,多遭败绩。
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有湖北省棉花工会的棉联队、布业工会的经纬队、平汉铁路的平汉队(火车头队的前身)、海员工会的海涛队,再加上消防队、车站路的25分会队、利济路的3分会队等足球队,看起来活跃,实则一盘散沙。直到1953年中南队成立,才掀开了湖北足球正史的第一页。
1951年,六省二市精英组中南队
当时的中南区队,集中了辖区内的足球精英,其中包括被尊称为湖北足球“龙头”的龙仕君和来自上海队的一代球星顾以撒。
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分为六大行政区域,武汉是当时中南军区行政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南区)所在地,中南区辖区包括六省二市。1951年11月,新中国第一届足球锦标赛在天津举行,由于当时没有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全国足球运动隶属于共青团军体部管辖,时任中国青年团中央书记的冯文彬非常重视,他要求各大区务必组织一支球队参加。
为了选拔中南区队参加这次比赛,中南区进行了六省二市选拔赛,赛后遴选出叶家清、顾以撒、袁吉发、方启和、闵观祥、罗敦厚、古震基、张锦章、饶平雄、郭立兴、龙仕君、李珉等一批优秀运动员。
1951年11月,第一届足球锦标赛结束之后,中南区提议把球队留在武汉,成立专业队,而球员在武汉安家,不过由于当时不少人反对,此事也就没了下文,各省市队员各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