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春节前,一件中国乒坛的重要事件正在几个人之间悄悄酝酿。这个春节的七天长假里,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每一天都在预告着即将到来的赛事——“直通不来梅”中国乒乓球队队内选拔赛。刘国梁拿出五个不来梅世锦赛团体赛参赛名额中的三个,用队内大循环的方式进行选拔,谁打进前三,谁就可以直接获得参赛资格。“竞争”这个概念,在乒乓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最让人意外的,是由中央电视台直播全部的队内比赛,这一方式在中国乒乓球队历史上还是第一次。2005 年大年初十,北京下起了一场鹅毛大雪,这场火热的赛事就在大雪纷飞中开始。那几天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几乎都集中到训练局乒乓馆,这场被媒体渲染到极点的赛事给央视体育频道带来了空前的收视率,而刘国梁也悄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经过了2004 年奥运会,我觉得竞争非常关键。当时并不是说我们技不如人,而是队员在心理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奥运会这种残酷的比赛当中,没有完全释放自己,被压力压垮了,输给了自己。回来之后我们开始在队伍中强调竞争,所有的比赛跟奥运会越像越好、越残酷越好。我们所有的运动员,要想打出来、要想参加比赛,就要靠自己真刀真枪拼出来!长期这种积累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肯定会有质的突破。我也总结自己,包括孔令辉,刚上来时也是抢班夺班,跟王涛、马文革去拼、去抢,大家往前争。2000 年过后,我跟孔令辉分别拿了大满贯,在队伍的地位相对稳固,年轻队员很难超越,所以对自身的要求有所放松,我觉得并没有百分之百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也正是那一次,刘国梁的严厉以直播的方式出现在亿万观众眼前,小将马龙在比赛中扭伤脚踝,坐在地上,他比队医更早地跑过去察看马龙的伤情,并且脱下外套披在马龙身上,关爱之情溢于言表。简单治疗之后,马龙继续比赛,没想到比赛结束,刘国梁开始训斥他,毫不顾忌有摄像机在场。“你受了伤,还要坚持比赛,这个值得表扬,但是你不能让对手看出你的伤势,而且,受伤不能作为你输球的借口。一点小伤算什么?没有人会因为你受伤而原谅你的失败!”在刘国梁的脑海里,一定闪电回忆起他和王涛的那场比赛,那一次,
他也受了伤,如果不忘我地投入比赛,胜利女神不可能站在他这一边。在此之后,直通萨格勒布等一系列的比赛也都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信号传遍千家万户,乒乓队的队员们不论是主力还是非主力,对耀眼的镁光灯逐渐习惯,甚至渴望在镜头前比赛!
2008 年7 月,乒乓队备战奥运会的封闭集训,男女队都在集训中期举行了一次热身赛,由于中央台奥运频道的时间安排不开,女队在正定的比赛是直播,而男队在厦门的比赛只能录像转播,很多男队员对此颇有微词。这一幕,正是刘国梁希望看到的场面。
“无论王励勤还是马琳,年龄不是问题!因为奥运会不限制年龄、只限制水平。所以他们只要水平够就行!现在我们运动员做得非常不错,王励勤都30 了,一天三练,每天练完还补课,他从没有喊过累!这也是因为竞争,竞争就必须残酷,必须像这些大赛这样,要不就你上、要不你就下,没有平庸!所以对运动员来说,特别是对整个队伍风气来说,只能往前进,不能原地踏步。”
北京奥运会
从1996 年到2008 年,从亚特兰大到北京,从一个鼠年走到了另一个鼠年,32 岁的刘国梁即将迎来自己运动生涯的第四届奥运会,而这次奥运会,赛场就摆在自己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