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和平对话:
时间:2008年7月13日 地点:日本横滨
场次:2008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五轮
结果:中国2-3负美国,23-25、19-25、25-22、25-21、15-17
中国首发阵容:主攻王一梅、杨昊,副攻赵蕊蕊、薛明,接应周苏红,二传冯坤,自由人张娜
美国首发阵容:主攻汤姆、格拉斯,副攻斯科特、阿金拉德沃,接应汉尼弗,二传博格,自由人戴维斯
第七次“和平对话”是中美两队本赛季的首次交锋,本场比赛同样发生在中国队内外交困的时候。预赛阶段顺风顺水的中国女排在总决赛中惨遭连败,连折三阵使得女排队员的自信心降至冰点。与中国女排的连败相比,尽管预赛阶段由于对手实力不强顺利闯入了总决赛,但是艰苦的赛程安排、队员年龄偏大体力不济以及整体磨合不够都让美国队未能表现出太强的竞争力。
双方战至决胜局的争夺再次彰显了中美两队主帅的斗志斗勇。陈忠和重新将冯坤换上场加强稳定性,美国女排则由纳玛尼顶替格拉斯征战。替补出场的纳玛尼成为美国女排取胜的关键人物,先是她的发球直接得分让美国以4-2超出,相持阶段也是她的反击扣球得手让美国队顽强追至了11平。两队一直相持到15平,美国队凭借汉尼弗的强攻连得两分以17-15险胜,从而以3-2击败了中国队。此役的胜利也使得美国女排赢得了宝贵的自信心。
尽管中国女排再遭败绩,但是本场比赛中国女排并非毫无收获,大奖赛以来一直状态不佳的年轻主攻王一梅的回勇以及小二传魏秋月关键时刻勇挑重任都让中国队看到了新的希望。美国女排的胜利除了收获了自信之外,纳玛尼、格拉斯等人在有限登场时间内的出色发挥也让主帅郎平在实施“两点换三点”战术的时候更有信心,而新人阿金拉德沃的初露锋芒更是充分证明了郎平在选择年轻队员时候的独具慧眼。
第八次和平对话
时间:2008年8月15日 地点:中国北京
场次: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赛第四轮
结果:中国2-3负美国,25-23、22-25、25-23、20-25、11-15
中国首发阵容:主攻王一梅、李娟,副攻赵蕊蕊、马蕴雯,接应周苏红,二传冯坤,自由人张娜
美国首发阵容:主攻汤姆、格拉斯,副攻斯科特、波恩,接应汉尼弗,二传阿莫-桑托斯,自由人戴维斯
2008年8月15日无疑是最受中国排球迷关注的日子。尽管此役只是中国女排奥运小组赛中的一场,但是由于对手是由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中美的第八次对话被赋予了更多的涵义。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陈忠和在这一个奥运周期中也面临极大的压力,球队成绩的徘徊不前、老队员屡受伤病困扰,新人难以独挡一面。与雅典奥运会夺冠后的一片赞扬不同,如今的陈忠和遭遇了四年以来最大的质疑。
郎平无疑是中国排坛最具标志性的代表人物。“铁榔头”作为队员力助中国女排称霸世界排坛,随后又在中国女排最低谷的时候毅然回国执教,将中国队从世锦赛第八带至奥运会和世锦赛的亚军。郎平的执教能力、个人魅力在这期间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国人对她的期望值极高。郎平自05年执教美国女排之后曾经也有很多人不能理解她的选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国人观念的转变,郎平的执教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此次奥运会郎平带队回到家乡北京参战,她的一举一动再次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重压之下的中国女排没有顶住对手的冲击,虽然她们曾经在比赛中两度领先,但是却没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决胜局开局阶段1-6的大溃败彻底摧毁了中国队员的信心,反观美国队却是愈战愈勇多点开花,完全进入状态的美国队没有给中国队太多机会以15-11胜出成功实现逆转。
中美之战的失利是中国女排首次在与美国队的对决中遭遇连败,队长冯坤在比赛第四局中黯然落泪以及全队在决胜局比赛中的高失误率成为本场比赛最值得反思的问题。冯坤在比赛进行中因为与主攻李娟的配合受挫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她的失控对队友的影响可想而知。冯坤在比赛中就暴露了心理上的脆弱,可见她的压力之大,外界和自身的过高期望值让她的承受力达到了极限,场面上的被动以及应变措施的匮乏使得冯坤只能通过情绪上的宣泄来释放自己的压力。
中美之战的特殊性使得郎平在比赛中保持了高度的冷静,她出色的战术安排以及近乎完美的临场指挥再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队的发球找准了中国队的弱点,波恩、格拉斯的两轮发球让中国队的一传屡屡受挫。同时,心态的放松以及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让美国队展现了极高的防反水平,特别是汤姆和戴维斯的奋力扑救多次化险为夷极大鼓舞了球队的士气。(高加索)
相关链接:
郎平去向分析:有望赴意执教 回中国几率甚低
郎平决定辞任美国女排主教练 希望多陪家人[图]
郎平:任美国队教练我学到很多 现在家庭最重要
郎平:执教美国是珍贵经历 更倾向去俱乐部
郎平拒绝执掌美国女排帅印 希望留出时间陪家人
责编: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