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和平对话:
时间:2006年11月8日 地点:日本大阪
场次:2006年女排世锦赛复赛第一轮
结果:中国3-1胜美国,20-25、25-23、25-22、25-17
中国首发阵容:主攻杨昊、王一梅,副攻刘亚男、徐云丽,接应周苏红,二传冯坤,自由人张娜
美国首发阵容:主攻汉尼弗、威尔金森,副攻斯科特、波恩,接应梅特卡尔芙,二传阿莫-桑托斯,自由人德鲁利
06年的世锦赛对于调整中的中国女排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随着欧洲的荷兰、德国等队的迅速飙升,世界排坛多极化的发展愈加明显,再加上欧美选手在高度和力量上占据一定优势,中国女排的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特别是副攻位置人才的匮乏让中国队的快变战术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尽管雅典奥运夺冠的两名老二传冯坤和宋妮娜联袂出战,副攻张萍也随队出征,但是她们很难同时登场对中国队的力挽狂澜难以起到作用。
美国女排虽然在大奖赛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冲击力,但是球队同样面临着不少困难,特别是主二传博格的未能随队征战使得郎平的备战计划再次受到影响。顶替博格参赛的22岁小二传亨特在各方面有明显的差距,这就使得美国女排组织进攻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当时已经31岁的老将阿莫-桑托斯身上。好在美国队副攻线实力相对整齐,主攻汉尼弗和接应梅特卡尔芙的再次联手征战也使得美国女排的强攻实力得到了有效保障,24岁的主攻威尔金森虽然身高达到1米93,但是一传基本能够得到保证也使得美国队的攻防更加平衡。
中国女排厚积薄发连扳三局以3-1力挫劲敌赢得关键性战役的胜利。
第五次和平对话:
时间:2007年8月5日 地点:波兰热舒夫
场次:200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波兰站第三轮
结果:中国3-0胜美国,25-21、30-28、25-20
中国首发阵容:主攻杨昊、李娟,副攻薛明、马蕴雯,接应周苏红,二传魏秋月,自由人张娴
美国首发阵容:主攻威尔金森、格拉斯,副攻斯科特、波恩,接应汉尼弗,二传阿莫-桑托斯,自由人戴维斯
在首战波兰站的比赛中,美国女排状态极佳,连挫波兰和俄罗斯两强。中国女排则在首战俄罗斯告负之后第二场五局激战才以3-2拿下东道主。最后一轮比赛中美两队遭遇,面对咄咄逼人的对手,中国队的年轻选手打出了极高的水平,直落三局击败了对手。
中美之战中国队能够完胜对手,主攻李娟的发挥是关键。虽然李娟因为技术特点的原因在队内处境较为尴尬,但是这场比赛她充分证明了稳定发挥在场上的重要性,相比队友杨昊和张越红在波兰站三场比赛中的起伏,李娟的稳定成为她逐渐站稳主力位置的关键。虽然李娟在攻防上均有缺陷,但是她的端拦网相对出色确实在中国队网上实力下滑的时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女排虽因为完败中国小分处于劣势没能摘得波兰站的冠军,但是她们却在比赛中表现出了强劲的实力,汉尼弗的回勇以及年轻主攻格拉斯的初露锋芒使得各队均不敢小视美国队。当时23岁的格拉斯因为纳玛尼的表现平平获得了首发的机会,她的凌厉强攻以及能够接一定的一传让主帅郎平如获至宝,培养格拉斯也成为郎平力争奥运佳绩的关键。
第六次和平对话:
时间:2007年8月17日 地点:中国澳门
场次:200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第一轮
结果:中国3-0胜美国,25-18、25-17、25-22
中国首发阵容:主攻张越红、李娟,副攻薛明、马蕴雯,接应周苏红,二传魏秋月,自由人张娴
美国首发阵容:主攻威尔金森、格拉斯,副攻斯科特、乔恩斯,接应汉尼弗,二传阿莫-桑托斯,自由人戴维斯
第六次“和平对话”并没有擦出太大的火花,中国女排连下三城轻松击败对手,三局比赛净胜18分也是近两年双方交手中赢得最为轻松的一次。与中国队的多点开花相比,美国女排的进攻全面受挫,特别是两名副攻的牵制作用未能得到发挥让她们的杀伤力大打折扣。
郎平的用人安排和临场指挥在两队此前的交手中均略胜一筹,然而此役郎平主动寻求变化却没能奏效。针对中国队副攻“双塔”实力不平衡的现状,郎平果断变阵两名副攻斯科特和乔恩斯的位置进行了调换,斯科特改打小副攻,乔恩斯担纲大副攻的重任。面对实力稍逊的马蕴雯,郎平试图让斯科特的网上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乔恩斯难与薛明抗衡屡次“卡轮”,斯科特又一时难以适应,快攻全线瘫痪让美国队不得不依靠汉尼弗和格拉斯的强攻强行突破。虽然郎平在后两局比赛中及时调整了战术,但是中国队的气势上来之后美国队难以压制,薛明的快攻和拦网均有抢眼表现让隔网而对的“老姜”斯科特也经受了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