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是加快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交通部部长 黄镇东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西部地区交通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1999年底,西部地区公路总里程达到41.7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7.8公里/百平方公里,均比改革开放初增加2.6倍。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954公里。通乡、通行政村公路比重分别达到96%和80%。但由于受历史、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拉大。从数量上看,1980年我国东部地区公路网密度是西部地区的4.2倍,到1999年差距扩大到近5倍。1980年我国东部地区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占总里程的比重比西部地区仅多0.7个百分点,到1999年差距扩大到了1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比重也比东部地区少20个百分点;不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数量分别是东部地区的20倍和2倍,占全国总数的85%和50%。交通落后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了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西部地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西部地区的交通建设,对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
根据江总书记提出的力争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明显进步的总要求,交通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西部公路建设三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一是用10年时间,即到2010年使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明显改善;二是再用10年左右时间,即到2020年初步建成西部地区公路骨架网络;三是到下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公路运输网络。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做好前10年工作是关键。前10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加快西部地区国道主干线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有8条连通西部地区,主要是丹东到拉萨、青岛到银川、上海到成都、上海到瑞丽、衡阳到昆明、二连浩特到河口、连云港到霍尔果斯、重庆到湛江等,总长1.26万公里,除已建成和在建的以外,今后10年还有3900多公里需要开工建设。
二是加快西部地区区域路网改造。包括省际间的公路通道建设,同时安排重点国道改造、地方路网技术等级结构改造、公路枢纽站点建设,以及国边防公路建设,建设里程约21万公里。路网改造中的重点是,加强省际间公路通道建设,主要安排兰州到云南磨憨、包头到北海、阿勒泰到红其拉甫、银川到武汉、西安到合肥、长沙到重庆、西宁到库尔勒、成都到西藏樟木等8条公路的建设。这8条公路在西部地区的总规模为1.5万公里,已建成2700公里,在建1900公里,还有1万公里需要开工建设。
三是加快西部地区实施乡村公路通达工程。有条件通公路的乡、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乡、村,要逐步实现乡乡村村通公路,使公路通达深度明显提高。据初步匡算,实现这个目标,建设里程约15万公里。
实现上述规划目标虽然困难不少,任务相当艰巨,但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完成这些目标,必将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的条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公路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从西部地区具体情况出发,努力探索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适应的公路交通发展的新路子。坚持以规划为指导,重视和加强前期工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以质量为中心,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东中西部经济技术合作;实施建管养并重原则,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思想。同时,在西部地区公路建设中,要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努力把公路建设与周边环境改善结合起来,为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作出贡献。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