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社科界专家谈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 |
连日来,广大社科界专家学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对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和现实指导性进行了热烈研讨。他们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去,使这一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成为统领新时期各项工作指南。
在学习中,社科界人士提出,理论的力量都是来源于它的科学性和不断创新的勇气,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之所以在全党、全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响,通篇体现了面向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迈向21世纪的理论宣言和行动纲领。他们认为,历史经验和现实要求都表明,一个先进的政党,必须永远站立在时代的前列,必须具备不竭的创造力、高度的凝聚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戎殿新说,理论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没有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没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没有邓小平理论,就不会有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在我国,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承、发扬和创新,才使我党不断增强活力。面对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使我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所遵循的理论也必须有新的创新。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我党最新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党的活力,这些新问题不仅需要全党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实事求是的探索,这是新世纪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副所长李崇富说,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是我党新世纪指导党的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纲领,它继承了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思想,结合实际,推进了党的理论发展。讲话中提出了党建当前面临的两大课题:一是如何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水平;二是如何提高防腐变质的能力。李崇富提出,如何改进党的工作,最根本的是要扫清思想上的障碍,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保持党性不变,但要随着时代、国际、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思想要跟上形势。主观思想要与客观现实一致,把握时代不断创新,这就是实事求是。
有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有了不断创新的求真务实态度,我们党才能保持住自己的先进性,才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社科院团委书记、青年学者张冠梓提出,讲话具有巨大的思想魅力和精神感召力,是使我们党形成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文献。当前,我们党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全党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有着坚强的战斗力。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齐建国认为,我们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得到全民族的衷心拥护,这是我们党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政党,总是要代表社会中一部分人的根本利益。代表的面越广,就会得到越多人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政党,它的根本目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有了“三个代表”重要理论的指导,我们党会凝聚起强大的战斗力,成为无往不胜的社会主导力量。(新华社 记者王黎、秦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