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报道

优秀共产党人

历史时刻

革命圣地

  党的建设

网站专稿:这里悬挂着五星红旗——访英国共产党总部和英共总书记


  (中央电视台驻英国记者王晓琨伦敦报道)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之际,我们专程来到位于伦敦东区的英国共产党总部采访英共总书记罗伯特·格里菲斯。

  一百多年前的伦敦东区大概就是现在这样:街道两旁是不高的、黑灰色的楼房,每逢阴雨天气,这一带更显得抑郁沉闷。街道两边是些杂货店、修理铺。泰晤士河的支流从这里静静地流过,挟走污泥杂物。

  伦敦东区是英国近、现代史上工人聚集的区域,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多次前来考察工人阶级状况的地方。翻开经典著作,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工作生活在这里的劳苦大众的境况有着生动、精确的描述。今天所不同的是:在伦敦东区居住的更多的是外来移民、特别是有色人种,他们选择了这里,是因为这里的房租相对低廉。从这里往西望去,在密集的陈旧的坡形屋顶上方,可见耸入高空的大厦,那边是繁华的伦敦金融城,那里的人们为日进斗金而忙碌着;而这边的人们仍然在为房租、汽油等的涨价在苦恼。驶过东区的汽车大都来去匆匆,这里没有令人赏心悦目的东西,没有伦敦西区那些鳞次栉比的高级商店和灯红酒绿的餐厅剧院,驾车的人们似乎不屑向车窗外多看两眼。而就在车如流水的马路边上的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僻静小巷里,我们找到了寻访的目的地——英国共产党总部。这是一幢破旧的、似乎被人遗弃的两层建筑,阵风刮过,尘土裹着纸屑在空中飞扬。我们来到787号门前,揿动了门铃。

  英共总部办公室秘书麦克尔为我们打开已经破损的门,并领我们走上二楼。他告诉我们,这栋建筑并不是全部属于他们,英共总部和英共支持的《晨星》报编辑部仅仅占据这幢建筑的二层。走在狭窄的楼梯通道,只见四壁贴满了宣传画,宣传画的内容多与刚刚过去不久的英国大选有关。英共根据本国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实行议会斗争的方式,通过争取选民和争夺议席来有朝一日取得政权。作为小党,在本次大选中,英共采取了支持工党竞选的政策,在没有英共党员的选区,英共党员将票投给了工党,他们认为工党的一些方针政策与共产党的相近或相似。英共坚决反对保守党当政,认为保守党是反动的、代表着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走上二楼,在办公室门口的墙上,张贴着古巴英雄切格瓦拉的画像。大门上贴着一张纸,纸上印着类似镰刀斧头而实际上是和平鸽加锤子的英国共产党党徽,党徽下面一行字:Communist Party of Britain(英国共产党)(简称CPB)。

  麦克尔是个非常健谈的青年人,长长的黄发在脑后扎成马尾型,戴着一副眼镜,上身穿着蓝色牛仔衫、下身著黑色牛仔裤,就像是一个暑期来打工的大学生。麦克尔告诉我们,他在英共已经工作了十几年,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向我们道歉说:原定采访总书记的时间不得不推后,总书记平时住在威尔士,为接受我们的采访,当天特意从几百公里外的威尔士赶来,不巧原定的火车班次取消,他临时改成开车来伦敦。我们边等总书记,边与麦克尔聊天。

  英共总部其实只有两间屋,一间是接待室兼会议室,另一间是麦克尔和会计合用的办公室。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些悬挂在四壁的旗帜了:有朝鲜、老挝、古巴、越南的国旗,有意大利共产党的党旗,当然,最醒目的还是办公室正面墙上两面并排悬挂的国旗:前苏联国旗和中国的五星红旗。这些旗帜,加上随处可见的世界地图、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画像和雕塑,使人虽身处陋室,仍能感觉到红色生命力在跳动,仿佛听到《国际歌》的旋律。英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那时简称:CPGB,现在叫CPB。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共曾领导英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而当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特别是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性质发生变化后,英共积极领导工人群众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为党赢得了声誉,英共人数最多时达到两万五千多。二战以后,英共内部分裂为几个派别,有现在的CPB、有新英国共产党NCP、有革命英共马列以及民主左派等,到1991年原CPGB解散。现在的CPB是在原来“晨星”报(MRNING STAR)(英共支持的左派报纸)派基础上成立的,该党虽成立与1988年,但她声称继承了原来老党CPGB的传统,目前有党员1200人,一半以上是退休者,年龄老化。其他左派小党一般只有二三百人。而民主左派则继承了CPGB的物质财产。

  CPB自1997年开始参加大选。今年大选英共有6个候选人,得票率都在一二百张,与工党当选议员的二三万张相比,差了几百倍。总书记罗伯特·格里菲斯是威尔士人,在威尔士参选。他今年才49岁;1998年任英国共产党总书记;在这之前,1988年至1998年任英共威尔士地方党部书记;他还担任过威尔士技术及督察员工会主席、英共机关刊物《共产主义观察》编委、马克思纪念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委员等。罗伯特·格里菲斯撰写过多本关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历史的书籍。当我们正在谈论总书记的时候,会议室的门推开了,一位身着深蓝色西服,头发胡须蓬松花白、带着眼镜,身材中等、健硕的男子走了进来,他就是我们等待已久的采访对象:英共总书记——罗伯特·格里菲斯。

  他开门见山地对我们说,非常遗憾,自1998年当选英共总书记一职,任上还没有访华。准备今年9月或10月率团访华,他正期待着这次访问。格里菲斯总书记说:英共代表团曾于1997年访问过中国,自那以后,《晨星》报连续大篇幅报道过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生的巨大变化,同志们也对他讲述了许多有关中国的故事,他非常感兴趣。格里菲斯总书记坦率地说:英共坚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在公共、交通、铁路等领域实行公有制,削减贫富差距,扩大就业。英共关注制造业等英国的传统产业,向选民许诺当政后给英国已经衰落的夕阳工业:钢铁、汽车等投钱。英共反对全球化、反对单一货币等。他说:对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作法,英共开始不理解,担心中国利用外资后无法防止资本主义思想渗透,会被帝国主义、资本主义逐渐吞噬。但是纵观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巨大进步,使得英共内部许多人、包括总书记自己都在改变看法、受益匪浅。他说,英共现在提出了“建设有英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口号,这就是向中国同志学习得来的。当本台记者问他,“如何看待中共八十年历程”的时候,格里菲斯总书记热情洋溢地说:“首先我要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英国共产党在去年也刚刚庆祝了自己八十岁的生日。中共的八十年是一个漫长而伟大的历程,是一个长期奋斗、走向胜利的历程,她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英共非常赞赏这一点,非常珍视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也非常愿意向中国同志学习。”当谈到如何看待自1979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时候,格里菲斯总书记回答:“英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一样,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但不是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语录。各国共产党特别是执政党都面对着许多实际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马列著作中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政策,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保证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受外来干涉、特别是帝国主义的干涉,我们对此深表钦佩。正像中国人民自己认为的那样: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变革,中国人民获得了第二次解放。”

  谈到对英共前途的展望,格里菲斯总书记表示很乐观。他说:前一阶段,英共经历了一段曲折,遇到了一些困难,党员人数大幅度下降,党员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现在情况正向好的方面发展,很多年轻人加入共产党,党的队伍增加了新鲜血液。《晨星》报的发行量也在不断增加,前途是光明的。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本台记者向罗伯特格里菲斯总书记赠送了介绍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画刊和中央电视台的纪念品。隔壁《晨星》报的编辑们也纷纷来到会议室,与我们热情握手,他们其实都是英共党员,拿着不高的薪水,兢兢业业地为这份目前发行量还不大的小报工作着。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没有去过中国,他们向我们表达的最大愿望就是:有机会亲眼看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着十三亿人民的伟大中国。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