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报道

优秀共产党人

历史时刻

革命圣地

  党的建设

北京山西街居委会党支部:愿做居民的贴心人


  在北京宣武区椿树街道山西街居委会提起卓金叶,没有人不知道的。不管谁家遇到难题和矛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她和她所在的党支部来解决。

  今年六十多岁的卓金叶和爱人陈为华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1962年,两人自愿来到青海,加入到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工作中,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八四年由于严重的高原反映,夫妻俩不得不提早退休回到北京,做了几十年党建工作的丈夫陈为华,在居委会当上了支部书记,卓金叶则分管妇联工作。

  居委会党支部面对的都是一些繁琐细小的杂事,孩子入托、婆媳矛盾、邻里纠纷、水电费收取等等,但这些小事牵扯到的全是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卓金叶夫妇上任的第一天,就将这些小事列为党支部每天的工作重点,要求每个党员认领承担其中的一项。

  裘家街24号的潘京生兄妹因嫌母亲对家里住房分配不均,产生了矛盾,经常吵得不可开交,亲戚们劝过,邻居也说和过,但几年下来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小潘还提出要与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断绝关系。单纯地劝架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党支部先是发动党员上门了解情况,为母子俩分析矛盾的症结,一次不行,就多去几次;支部的党员们还几次为小潘一家创造机会,有几次闹得厉害时,卓金叶夫妇还将老人接到自己家,几个月下来,儿子潘京生坐不住了。后来居委会党支部又拿出了房屋分配办法的参考意见,得到老人和儿子认可,母子间长达五六年时间的矛盾,得到圆满解决。

  有人问卓金叶,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来搞居委会工作是不是屈才,卓金叶说不会,过去搞科研是为国家锦上添花,而今天为居民做服务工作,同样是我这个党员应该做的。

  由于常年从事街道繁重的工作,使得原本身体就不好的陈为华1997年因病去世。卓金叶接过老伴的担子继续干了起来。针对街道拆迁,新合并街道居委会孤寡、残疾人多的实际情况,居委会党支部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居民帮困服务队,支部里的每个党员都成了社区里流动的谈心站。

  十几年来,街道几次拆迁,但无论在哪儿,卓金叶和这个居委会党支部都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作是“贴心窝子的知心人”。这个支部也多次被评为北京市的优秀党支部。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