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作风建设 实践“三个代表:下乡风吹进深山村 |
休宁县地处皖南山区,全县33个乡镇259个行政村绝大部分在深山里,其中有两个乡至今不通公路。在这块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土地上,如今干部下乡已成为一种风气。
早在初夏时节,全县就掀起了一次干部下乡热潮。上至县委书记,下至乡镇领导副职,各带两三名干部进村入户,下田间,到地头,向农民面对面地了解温饱户、富裕户、贫困户、矛盾户、能人户的情况,每个行政村每种类型走访两户,然后把情况集中起来分析研究。干部们走进了离县城最远的有90公里的行政村,走进了有20多公里不通公路的行政村。他们中有人感叹:“走出了汗,走出了情,走出了工作思路。”
在距县城66公里的汪村镇机关,记者看到许多办公室的门锁着,一打听才得知原来是干部们都下乡去了。镇党委书记吴文正告诉记者,每天都有镇干部下到村里,每个村都有三四名镇干部作为联系点。吴文正患有多种疾病多年,但他走过全镇1930户中的每一户人家,许多人家他去过多次。镇党委对自己的干部在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上要求很严,但对群众的冷暖却时时挂在心上。下连村村民吴裕武残疾,妻子多病长年卧床,家有2个孩子,镇里每年给他家600元补助,免交学杂费保证孩子上学,村组帮助提供柴火,帮助他销售茶叶,安排他到村里的小加工厂看门,使他家过上温饱生活。
小到帮助一户农家排忧解难,大到一个村庄整体搬迁,县乡干部都在各自分工范围内登门入户和农民面对面地谈心、做工作。以商山乡里山村为代表的7个村庄280余户坐落在危如垒石的有地质灾害的山坡上,常住此地的村民不以为然,但在县委书记赵湘冰和县长胡宁的眼里却如头悬利剑,他们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亲自上门做村民工作,实地考察选择搬迁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使这些群众迁到了理想的安全地带。
干部越往下走与农民的感情越密切,心贴得越近,思路明了,办法多了,农村工作和农村经济自然有了新面貌,建起了拥有3880亩有机茶的生产基地;板桥乡公路建设步伐加快,榆村乡修复了水毁工程,齐云山旅游景区旅游开发前景诱人。(李仁虎)
|
(新华社记者王恒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