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两课”教学讲授“三个代表”理论 |
新华社上海9月29日电(记者刘军)新学年开始后,复旦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简称“两课”)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使课堂教学更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上课前学校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摸清学生对《讲话》的了解情况和学生中比较关注的问题,找出学生聚焦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便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讲授的重点放在“七一”讲话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党80年来取得的基本历史经验、“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按“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五大问题上,力争完整准确地讲清楚、讲充分。
学校社会科学部教师集体备课,编写教材,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扎实有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概论等5个教研室教师,多角度多层次地把“七一”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机地贯穿到“两课”各门课程中去。哲学课上,教师用发展论来阐述“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政治经济学课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来领会《讲话》精神;邓小平理论课上,教师着重阐述改革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邓小平理论概论教研室4位教师利用暑假期间,根据自已在学习中的深刻体会,写成《新世纪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一文,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导材料,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复旦大学在向全校25000多名青年学生原原本本地讲解《讲话》精神的同时,还为学生中的理论骨干举办提高班,围绕“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专题深入学习、研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