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仅仅是方便了一点——绍兴市便民服务中心推动政府机构纵深改革追踪 |
新华社杭州9月27日电题:不仅仅是方便了一点——绍兴市便民服务中心推动政府机构纵深改革追踪
新华社记者胡宏伟 吴晓波
去年9月,为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绍兴成立了浙江省第一个地市级综合性便民服务中心。公安、工商、建设、交通等23个市级部门单位在中心统一设立97个服务窗口,与经济发展、社会公共事物管理关联度大,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252项审批、审核、核准事项进入中心集中办理。在此前后,绍兴所属县(市)也都建立了类似的便民服务机构,成为全国在这一改革领域走得最早、步子最大的地区。
“现在找政府部门办点事、盖个章,可比过去方便多了。”这是当地百姓和企业对便民服务中心的评价。为了方便群众,绍兴市便民服务中心专门开通了5条从市区各个方向直达服务中心的公交线路。走进中心的办事大厅,只要按动设置在最显眼处的电脑触摸屏,服务分类、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收费标准等一目了然。每个服务窗口则实行严格的定人定岗,绝不允许出现工作人员擅自溜号、办事群众坐冷板凳的情况。在市国税局变更税务登记窗口,一位开餐馆的个体户高兴地对记者说,过去求衙门跑断腿从来是见怪不怪的常事,现在却是衙门里的人恭候我们,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何晓刚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中心共受理各类事项21.49万件,平均每天受理926件;已办结20.96万件,按期办结率100%;收回群众评议表9023份,评议“好的”和“较好”的两项合计满意率达99.8%。
绍兴便民服务中心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办事方便了一点。更在作为权力中心的“衙门”围墙内部,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建立勤政、高效、廉洁政府体系的愿望和努力,得到了制度化的有力保障。对此,绍兴市建设局服务窗口负责人许国权深有感触:“多年来,提高政府机构运行效率、强化为民服务宗旨的教育从未停过,但总是说归说,做归做,收效可谓甚微。在便民中心就完全不同了。”他告诉记者,开挖街道马路的施工项目是喊了多少年的老大难问题,过去谁接手都会心里发怵。这类项目涉及到规划、市政、交警、燃气公司等11个审批部门,即使你找了关系、托了朋友,一路顺利接力棒式地盖章,最快也得一个多月。如今,业主只要到便民中心建设窗口申报联办件,中心业务处立即向相关部门发出同步联合办理的通知单。两天后召开联审会,共同现场踏勘。承诺期限是8天,一般只需4天就可办结。同时,对各环节的应收规费取消上限、下限弹性标准,明确统一的刚性额度,使权力失去“发挥”的余地,腐败现象受到了制度的有效约束。
长期以来,政府机构改革难,难在“权力情结”难破。而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为此找到了有效的突破口。绍兴市明确规定,各相关部门必须向中心服务窗口授予充分的审批权限,自己不得“留一手”。中心服务窗口不是简单的受理“收发室”,而要拥有充分的办理权。技术改造项目的审批、审核是绍兴市经委系统的大权,每年可调控的国家与省两级技术改造贴息贷款额度达5000万元。现在这项权力被全部放进了便民服务中心。市经委主任陈忠瑶告诉记者,过去一直说经委要从具体的行政事务中跳出来,做好宏观经济发展的研究、协调。现在终于可以实现角色回归了。
绍兴市市长冯顺桥说,扎扎实实建立完善便民服务中心,不仅巩固了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还为政府机构消肿创造了条件。不少部门的审批处室成建制地进入了绍兴市便民中心,人员精干的服务窗口挑起了原部门大量的审批工作。据悉,绍兴市原有41个市级局委办,经合理调整已被拆并为28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