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工作责任网让农村党员“亮”起来 |
新华社成都9月27日电题:三级工作责任网让农村党员“亮”起来
邵其乐
分散居住在二峨山海拔近2000米的沙湾镇天车村二组18户村民,在党员谢顺明的带领下,先后筹资1200多元,将过去山高路险的羊肠小道,改建为长1000米、宽4米的村道,从此,上学的孩子、挑粮的汉子行路不再提心吊胆;谢顺明多次与邻近的二峨村交涉,达成合理用水的共识后,将水直接引到每户村民家中,解决了多年未决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的困难。
看着龙头一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一位儿女不在身边、腿脚不方便的老大爷感慨地说:“儿好女好不如共产党好。谢顺明巴心巴肝带头为我们办好事,这才是我们心中共产党员的样子。”
谢顺明不是村干部,也不是党小组长,却成了山乡的“亮点”人物。这是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光亮工程”的结果。
原来,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村党员埋头种自家田的多了,关心集体、群众利益的少了。有人这样说,“党员不党员,只差两毛钱(党费)。”也有党员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是‘白丁’党员,办事没人信,说话没人听,干也白干。”党的方针政策、群众的呼声要求,往往在村一级就成了“肠梗阻”,以致村组干部忙得焦头烂额,无职无权的党员却帮不上忙。
沙湾区委在实践“三个代表”过程中,经过反复试点调查,率先从去年10月在农村实施“光亮工程”,即在村党支部建立三级工作责任网络。全区共建立村党支部网站146个,党小组网片759个,党员网点2018个,形成站 、片、点连成一体、覆盖农村每家每户新的工作体系。各网点以党员自觉、群众自愿、就近方便为原则划分,每个党员联系包干10到20户群众。同时结合党章党纲和农村形势新特点,村党支部赋予网点党员享有村里重大事项的参与权、村组干部调整建议权、村务公开的监督权、网点活动的自主权、农户意见的反映权、网点内农户的管理权,并有协助村组干部工作、无偿为群众服务的任务。
这6项权力和1项任务使农村党员找回了曾经失落的入党誓言,找到了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位子,点燃了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信心,增强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纷纷以身作则,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支部与群众沟通的联络员、邻里纠纷的调解员、遵纪守法的监督员。使网点形成“政策有人讲、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的小社区环境。嘉农镇沫东村10组河堤去年被洪水冲垮,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该组网片负责人王云章与6名网点负责人一道分户做工作,短短几天就组织村民集资2000元,投工700个,在今年洪水来临之前,修复整治了长500米的河堤。沙湾镇余溪村在片、点党员的带动下,原来三四个月收不齐的税费提留,半个月就完成了全年任务。
据介绍,目前全区3870名农村党员中除老弱病残、外出务工者外,有3168名党员参加网点工作。96%的站、片、点工作开展正常。沙湾区组织部长赵本茹说:一年的实践证明,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光亮工程’让群众满意、干部欢迎,同时也激发了农村青年的入党热。一年来全区已有873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