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一”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
河南省邓州市委书记崔振亭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说到了我们基层干部的心窝里,学习之后大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七一”讲话不但为我们基层干部指明了工作思路,也坚定了我们扎根基层,为群众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我是一个县级市的市委书记,由企业的负责人转为行政干部,而后一步一步走上了市委书记的工作岗位。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之中,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基层干部天天绑在岗位上,拼死拼活工作,收效并不明显,甚至出现干部劲头和收效成反比的情况。学了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后,我茅塞顿开。原来,一些地方之所以“好心办了坏事”,是因为干部忽视了群众路线,缺乏群众观点,在决策中群众缺席或被动出席。正由于忽略了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性因素--人,因此偏离了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方向,造成半途而废。
江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全党同志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加以检查和总结,看看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
通过学习我发现,基层干部所以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个主观主义错误,就是因为缺少对工作的反思和总结,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犯了错误后,不查找自身的问题,而是找客观原因,把责任推给群众。因此才会在一个地方犯了错,换一个地方照犯不误。
近年来,通过“三讲”教育以及基层实践经验的增加,自己的工作方法有了改进。1999年,我自外地调到邓州后,群众拒交统筹、提留问题严重。我和班子成员没有盲目地采取强制措施,而是组织了3000名县乡干部,深入全市每一个村,深入了解原因,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结果,群众的气消了,存在的问题也解决了。清欠问题的成功解决证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有了征欠成功的经验后,我对教育、引导群众,发展生产有了全新的认识,调整了以前的决策和工作思路:变由干部单独决策,为干部和群众共同决策;变官逼民干,为干部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
中央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后,我市当即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了百家忧、解百家难”活动,组织干部与群众谈心6万多人次。干部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谈心,与群众交友,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根据群众的意见要求,结合邓州的实情,我市最近着重做了农业结构调整、工业改制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个方面的工作。目前,全市工作基本全面驶入健康发展的道路,群众情绪稳定。
通过学习“七一”讲话,结合邓州的工作,我深切地感到,基层干部要想做到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是要增强群众观点。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我们工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如果独断专行、盲目决策,只会犯主观主义错误,既代表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代表不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七一”讲话中,江总书记要求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理应更加严格地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