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少数民族党员群众唱山歌学“三个代表” |
 新华社南宁8月31日电(记者黄革)广西党员干部群众正掀起学习“七一”讲话、实践“三个代表”的热潮。昨天晚上,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百色地区田阳县新世纪广场,灯火辉煌,人头涌动,歌声如潮。来自广西各地的少数民族山歌手,和本地的干部群众一起,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会的形式,学习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联系实际,交流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体会。
晚上8点,位于田阳县城中心的新世纪广场充满了喜庆的气氛,锣鼓喧天,数千名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对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们心里有许多话想说,此时此刻,用山歌最能表达他们心中的话。
“‘三个代表’三根弦,三根琴弦紧相连,立党之本牢牢记,执政基业代代传。”壮族女司仪用这句山歌唱出了歌会的主题,她道出了大家的心里话,立即博得热烈的掌声。
72岁的壮族共产党员李少庆唱道:“‘七一’讲话记心中,香蕉芒果满田垌,共唱山歌学‘讲话’,中国奔向现代化。”
李少庆说:“我19岁参加游击队时,也曾用山歌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如今,江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使我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几十年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亲身经历了百色地区从贫困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巨变。我理解了只有靠先进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我国在新世纪走向现代化。”
党员干部许家富和农村妇女马玉莲来自边境地区那坡县,他们唱道:“香糯酿酒也喝过,芭蕉拌糖也吃过,今如又尝新春蜜,三个代表甜心窝。”
马玉莲说:“广西区党委、政府组织实施的边境大会战,改变了边境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茅草房变成了水泥房,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这说明共产党始终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许家富说:“目前我们县边境地区还有24个屯没有脱贫,学习‘七一’讲话后,我们要以‘三个代表’为标准,联系实际,深入群众,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做实事,使全体群众尽快脱贫。”
瑶族农民罗光仁来自山区的凌云县沙里乡果卜村,他说,这个村因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农民生活贫困。村里邓祖建等共产党员学农业种养技术,带头种八角、油茶等经济作物。他引进了先进的八角专用肥料,使村里种植的八角由8年结果变为4年结果,增加了群众的收入。罗光仁坚信,在新形势下,共产党员以‘三个代表’为标准,一定会带领群众走向更光明的前程。说到这,罗光仁情不自禁地唱道:“‘三个代表’理论新,农家学了甜透心,学好理论学技术,发展经济向前进。”
彝族青年杨昌、黄仕华是年青的党员干部,两人都才20多岁,来自广西最边远的隆林各族自治县。他们说,红水河梯级电站的开发,给包括隆林县各族人民在内的广西少数民族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隆林县城,大多数老百姓都盖起了楼房,购置了彩电等家用电器,而十年前,那里有不少老百姓还住瓦房、茅草房。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是共产党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体现,它将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们说,江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他们表示,今后将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大家越说心里越亮堂,齐声高唱:“‘三个代表’放光彩,各族人民喜开怀,干部群众一起学,共建美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