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话让我们倍感温暖”──上海外企员工谈学习“七一”讲话感想 |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谈到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新变化时,特别指出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瑞士耐世隆公司上海代表处市场部经理顾其荣说:“讲话温暖了我们受聘外企的党员群众的心,那种亲切感,如同当年听到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一样。
”
上海目前有3万多名外企雇员,在3000多家外商代表处从事进出口贸易、投资、技术输出等工作,其中党员1300多名。最近,记者采访了一些外企党员。他们认为,“七一”讲话是对外企员工政治上的肯定,是对这一阶层人士接受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指引的肯定,是对其社会贡献的肯定。讲话增强了外企员工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外企党员拥护讲话,并要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理论,进一步当好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桥梁”。
“外企党员要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上海市对外服务公司的主管单位东浩集团党委副书记张秋波认为,外企雇员以自己高效辛勤的工作,为扩大国家的进出口、引进更多外资和技术、帮助国企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做出了贡献。他们是全球市场前沿最活跃的参与者,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快速反应者。
美国德尔福汽车底盘有限公司的人事经理竺承承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公司人事和组织关系所在的外服公司召集党员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年度总结,公司22位党员都以传真形式确认参加。巧的是,公司也决定在同一时间组织员工去郊外聚会,以犒劳大家一年的辛勤工作。当美籍总经理看到22人请假时,很是意外,因为其中有副总经理、总经理秘书、不少部门经理以及生产主任等。从中,他明白了中共党员在公司中的重要作用。竺承承说,事实证明,党员战斗力很强,同样在外企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学习“七一”讲话,进一步增强了外企员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德国苏拉纺织品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巴鼎联已在外企工作10年,在他和同事努力之下,近3年来,这家德国公司已将在中国的投资企业由3千平方米扩大到3万平方米。巴鼎联说,外国同事曾好奇地问他什么样的人才会成为中共党员?身为党员的他回答:“中国人中的优秀分子。”
德国海德堡公司上海代表处总经理夏靖对落实“三个代表”做了两点总结:一是观察东西文化区别,学习和消化国外先进的、有用的文化、科技和理念,真正做到洋为中用;二是利用自身特殊条件,在切实维护国家及民族利益的同时,积极参与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理论,为振兴民族工业,尽早赶上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提高民族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为提高整个国家综合国力做出自己贡献。夏靖和多位外企党员表示,今后应进一步明确将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作为工作任务和方向,因为不管在哪里工作,只有祖国强大了,个人才有美好前景。
外企员工向往中国共产党
法国曼斯香精香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陈莉丽等人说,以前外企雇员政治地位模糊。“七一”讲话的发表,相信社会对外企雇员的认识以及外企雇员的自我认识,前后都会有很大不同。有了政治上的肯定,外企员工会对共产党产生更强的认同感。过去,在陈莉丽所在的代表处,一位年轻雇员对入党持观望态度,学习“七一”讲话后,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认识时代和历史发展变化,相信共产党可以胜任领导中国前进的历史重任,现已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
香港九龙仓(上海)公司项目经理邓士俊认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会有更多中国人成为外企员工,其作用、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很多人会进入外企,对这一群体的团结工作非常重要。许多外企员工迫切需要得到党组织的关心、理解和信任。
经贸委宣传部长张榕洁认为,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有关社会阶层构成变化的论述,非常符合当前实际,也顺应了时代发展方向,得到了广大外企党员和员工的拥护。着眼于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共产党必须增强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就需要得到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优秀分子的支持。外企员工学历高、智商高、眼界宽、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优势明显,各级党委今后应更加重视对这一群体的团结、引导工作,更好地发挥他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新华社记者 吴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