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报道

优秀共产党人

历史时刻

革命圣地

  党的建设

新华社南昌8月24日电题:光荣的使命——江西宁都县“五老”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纪实
余钟华 万怡


  江西省宁都县的老党员钟德明今年68岁,他担任小布乡上潮村不拿工资的司法调解员已经35年,给村民们调解的大大小小的纠纷,数也数不清。

  近来,钟德明天天坚持看报纸、看电视,反复琢磨江总书记“七一”讲话中论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越想心里越亮堂。于是,他给自己“分配”了一个新任务,那就是茶余饭后给大伙讲讲“三个代表”。

  在宁都县,像钟德明这样认真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劳模还有很多。据县委书记李蔚介绍,宁都由以上“五老”组成的“编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共有骨干4284名,成员达2.4万人,遍布全县3231个村小组。他们经常进村入户,用夜谈、演戏、小品、说唱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倡导文明新风。学习“七一”讲话,履行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荣使命,“五老”更是大显身手。

  赖村镇围足村有一个由“五老”办起来的小型宣传队。“五老”一边学习有关“三个代表”思想的论述,一边结合自己的体会,把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为大伙排忧解难的一个个小故事,编成老表们喜爱的采茶戏,演给大伙看。一出出采茶戏把“三个代表”的基本内涵形象化了,使群众一看就明白,脑子里也记得牢。村民们说:“什么是‘三个代表’,看了戏就懂了。简单地说,就是共产党要带领咱们发展经济,过上红火的日子,为咱们谋利益嘛!”

  固村镇的王坊村一度迷信、赌博盛行。村里的“五老”认为,弘扬文明新风,让先进文化占据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就是实实在在地实践“三个代表”。于是“五老”组织了文艺宣传队,有针对性地排练了十几个曲目,在全村巡回 演出。慢慢地,不良风气失去了市场,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在致富路上争高低渐成风尚。

  家事、国事、天下事,“五老”事事关心。他们对党忠诚,经验丰富,贴近群众,在宣传和贯彻“三个代表”思想、配合基层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对这支队伍加强协调、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创造活动条件,宁都县委颁发了《关于发挥“五老”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条条款款规定得十分详尽。

  县乡党委、政府的重视,激发了“五老”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情。“五老”几乎走遍宁都的每一个村庄和山寨,用最受群众欢迎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向群众传播“七一”讲话。固村镇岚溪村的“五老”把“三个代表”的宣传内容编成快板演出,不少村民听得多了,也都能说上一段儿。

  “五老”们不光认真学习,主动宣传,还身体力行实践“三个代表”。在今年开展的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宁都县从离退休干部中抽调了56名老同志担任督查员。其中有一位担任过县级领导的老同志,他参加县里举办的“三个代表”集中培训,堂堂课都不落下;下基层督查,他不是骑单车,就是挤公共汽车;身体不舒服,家里人催他上医院检查,他老说督查工作忙,顾不上。他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这位老干部认为,理解“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必须深入实际,不结合具体实践,只是坐而论道,那就太肤浅了。

  像他一样,“五老”们都把实践“三个代表”落在一个“实”字上。今年,宁都26个乡镇都成立了由计生协会、红白理事会、民间流通协会、科技协会组成的农村社会服务团,“五老”又找到了实践“三个代表”的新天地,纷纷主动参与其中。他们决心和千百万党员干部一道,共同去完成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荣使命。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