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困卡”换优质粮油 “低保粮店”情暖人心 |
接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资助的困难户每个月都有一张领取口粮的“粮油帮困卡”,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办事处的干部们在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中,围绕小小的帮困卡,想“低保户”之所想,在全市率先开办起了专门的“低保粮店”,使这张“帮困卡”真正帮到了困难户的心坎里。
这种“粮油帮困卡”面值每张四十元钱,大多在指定的粮店才可以使用,下岗职工张秀兰和12岁的儿子每个月的口粮就靠两张帮困卡。
低保户张秀兰:要在粮店买,一斤粮食贵一毛钱,攒下来就好几块钱。这几块钱对别人来说不重要,但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就跟街道反映了。
原本只是想向街道干部诉诉苦,没想到了解情况后,他们却真的忙了起来。忙碌的最初只是想帮着粮店改变进货渠道把粮价压下来。几经周折粮价是压下来了,还可以免费送货,可粮店总是要赚钱的,于是街道干部们萌生了自己办粮店的想法。
八宝山街道办事处民政科科长王伟: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讲话中不是说了吗,我们要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粮价下不来,低保对象的根本利益就有损失,只要为低保对象服务的事我们都要做。
路修好了,72岁的史慧友老人眼里噙满了泪花:“过去这条路晴天过车一溜烟,雨天溅得满身泥,坑坑洼洼的不好走。我当过人大代表,也当过村干部,早就想为村民修好路,由于村里没有钱才一拖再拖。这次区镇两级政府出钱帮我们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大伙儿打心眼里高兴啊!”
每到卖粮的日子,这个坐落在小胡同里的粮店门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这几位忙里忙外的工作人员是分文不取的低保志愿者,帮着残疾人送粮到户也是他们的服务内容。省去了各种中间环节,这些粮食从粮库出来后就没有增加任何成本,到了低保户手中自然是最低的价格,一袋大米能省出七八块钱,按说街道干部们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但在粮店的运营过程中,他们发现,用价值40元的帮困卡卖不到40块钱的东西按规定是不能找零钱的,这点零头虽然是小钱,可怎么帮低保户把这点小钱也省出来呢!
八宝山街道办事处民政科科长王伟:哪怕再给他们省一点点钱。(帮困卡)那上不能找钱,我们能不能给块香皂、给袋盐,让他们把钱用在刀刃上。
于是在这个粮店的货架上出现了洗衣粉、牙膏、香皂、袋装酱油、醋这些生活中必须的小百货品,一两块钱甚至只有几毛钱,专门是为了找零用的。
走进青云店镇大回城社区卫生服务站,记者看到观察室,综合诊室,药房,治疗室,健康教育室等一应俱全。坐在观察室的沙发上边输液边看电视的王瑞智告诉记者:“有了24小时营业的卫生服务站,农民看病不仅不用排队挂号,而且经济实惠,我这次看病全算起来只花170元钱。要是去大医院,少说也得花上500元钱。”
低保户张秀兰:他们为我们想的特别周到,买一支牙膏够用一个月的,两袋盐也够使两个月,这样算下来对我帮助特别大,省下来的钱给孩子买学习用具。街道居委会对我们特别好,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八宝山街道办事处主任苏小记: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让这些低保户用最少的钱能够办更多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