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动的画卷 光辉的历程
——读《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 |
一段段珍贵的文字,折射着一个政党光荣的历史;一幅幅发黄的图片,记载着一个民族辉煌的瞬间。
在中国共产党80华诞到来之际,中央档案馆编辑的《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的960多件重要文献和近200幅照片,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共产党成长史,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奋斗史。
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瑰丽画卷
从中国共产党创立到第一次大革命,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80年风云激荡的光辉历程。
1922年6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的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清晰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一年之后的发展状况:“共计一百九十五人,内有女子四人,工人二十一人”。
党的建设,必须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毛泽东早在1928年11月25日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就指出:“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为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1929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强调:从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党的建设,还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要在红军中健全党的各级组织,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等。1939年8月25日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提出:“巩固党的中心一环,就是加强党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
增强党性,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还收录了1939年12月陈云撰写的报告《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任弼时1941年所写的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党性的范畴究竟包括些什么,究竟怎样才能锻炼出和培养成坚强的党性呢?就是说,为了增强党性,需要在哪些方面修养和锻炼自己呢?”60年前入情入理的分析,今天仍然给人不少启迪。
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赤子情怀的生动体现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收录了大量诗词和手迹,透过这些诗词和手迹,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赤子情怀。
五四时期,毛泽东在湖南创办了《湘江评论》,26岁的毛泽东在《创刊宣言》中放言:“自‘世界革命’的呼声大倡,‘人类解放’的运动猛进,从前吾人所不置疑的问题,所不遽取的方法,多所畏缩的说话,于今都要一改旧观。不疑者疑,不取者取,多畏缩者不畏缩了。”
年轻时的周恩来就满怀雄心壮志。档案里收录了他的诗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笔迹遒劲有力,体现出当时这位19岁青年的济世之志。1943年3月18日,经历无数风雨之后,45岁的周恩来在重庆红岩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修养要则包括“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永远不与群众隔离”等7条。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人格魅力的领袖之一,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共和国总理,用整个生命,实践了自己的人生诺言。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一贯重视对年轻技术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早在1961年11月他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听取冶金工业七年规划汇报时就作了《大批提拔年轻的技术干部》的讲话,针对当时专业技术干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分鲜明、正确的政策和办法。他指出:“这次提拔工程师,不是个别的,有多少提多少”、“不要漏掉了人才”。时隔20年后的1981年,邓小平在一次座谈会上又作了《老干部第一位的任务是选拔中青年干部》的报告。1987年5月14日,邓小平为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大会题写了飘逸潇洒、挺拔俊秀的八个大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十多年后的今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在全社会初步形成。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1956年4月27日,一次中央全会上,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人在《倡议实行火葬》上签名,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坦荡胸襟。将近3年之后,当时没有出席会议的陈云给杨尚昆的信中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求补签名。“有一次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上自愿签名死后火葬,那一次我未出席会议所以没有签字。我是赞成火葬的,特补此信,作为我的补签字。”
中国共产党80年历程,是为人民解放、国家独立和富强奋斗的历程,其间充满了无数革命者的牺牲。1936年,烈士赵一曼在狱中写下给孩子的遗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捧读这样的遗书,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三代领导集体宽广胸怀、深邃思想的真实记录
从第一篇档案——1919年5月出版的《〈每周评论〉关于五四运动的报道》,到最后一篇文献——2001年4月9日的《200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真实记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各个历史关键时刻带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史实。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首歌道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地位。这位19世纪末出生于韶山冲的湖南少年,在革命的洗礼中,一步步成长为党的领袖。档案收集了毛泽东的大量报告和讲话,从《民众的大联合》到《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从《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到《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无一不折射出历史原貌。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则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围绕改革开放,档案选编了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提纲手稿,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1977年9月邓小平关于恢复国家科委的亲笔信,1978年12月5日邓小平谈话要点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986年邓小平对863计划《纲要》的批示等。
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报告,1998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1999年12月23日江泽民为《院士科普书系》作序《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这些重要历史文献,浓缩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积极应对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所思、所想和所为。
150万字的珍贵档案,再次向我们昭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