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日北京城市乐水行公众环保课堂开课通知
自然大学一直倡导对环境问题进行自由研究,并把各种研究成果在“公众环保课堂”上进行及时的讲演和传播。
自然大学水学院“公众环保课堂”已于2009年5月24日正式启动,并像每周持续“走水”一样,每周也持续开讲。只是,一个在周六,一个在周日。
这是自然大学研究中心、自然大学水学院知识共享的平台。这里是大家了解、沟通水环境保护信息的课堂。在这里大家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这里可展示大家爱水、节水的智慧和力量。
这里是和在校大学生相互切磋水环保创意的教室;这里可以听到来自不同国度语言的水环保护见解;这里还可以听到知名的专家、学者的声音;这里可以听到企业关于水环保的真知灼见。这里可以开展任何有利于水环保的课程。这里,除了常规的“走水”活动之外,我们又有了一个向水学习的更多方式。
欢迎大家前来听讲,欢迎大家前来主讲,欢迎大家对公众环保课堂提出宝贵意见。
时间:2009年7月12日(周日),下午:2.00--5.30
地点: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公众环保教室(见地图)
![]() |
具体位置:北辰西路69号A;(“鸟巢”西面“盘古大观”正南面。北四环与北辰西路交叉处,顺北辰西路南行200米,路西国家地震预防中心、北京萨德尼克大酒店对过,一座二层小灰楼即是。公交车坐到北辰西桥站然后顺北辰西路往南走。建议大家把地图打印出来)
本期开讲内容: 《漫谈首都北京的水环境》
北京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很多学者在评论历史上北京的水资源时,多把历史上的北京描写成为河湖密布、井满泉滢的水乡。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经常被人忽略的是,即使有过去那样的水环境,也不足以养活一个1800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
此次讲座主要侧重于:
1. 中国北方几个古都在历史上都缺水。
2. 为什么中国古代大都偏偏选选择北方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首都。
3. 历史上的北京也不断与缺水的状况作斗争。
4. 南水北调是解决北京缺水的唯一方法,由于种种原因,长江水要推迟5年进入北京,如何应对如此局面。
主讲人谭乃秦: 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高级工程师,从事污水处理四十余年,为北京的污水处理作出突出贡献。谭工熟悉北京的河流,热爱北京的水,写出很多反映北京的河流和水文化的文章,六月十七日刊登在北京青年报上的“行驶在古河道之上 北京最老的七路公交车”一文,受到读者好评。
开讲之前,谭工还将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反映北京河流和水的老照片,展示给大家,分享这些被历史尘封了的故事。
主持人:张祥
点评嘉宾:张峻峰 乐水行志愿者 民间水专家
学生代表发言: 高原 北京林业大学在校本科生
责编:张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