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是山中食肉类动物,它身长大,扑食勇猛,下定决心,毫无顾虑。本拳即取它这一本能特长,象形取意,演练而成拳,作为强身制敌之用,命名为虎形拳。
虎打堆身之劲,发于臀尾。拳顺可清气上升,拳逆则浊气不降,督脉不通。督脉为百脉之源,督脉通百脉皆通。督脉又有阳脉之首之说,所以练虎形拳,有虎离穴之势,即是本着这个道理。单就“离”字讲有两层含意,(1)为动词,是离开的意思;(2)离在八卦中为离卦,代表三火,是阳气温煦的动力。
要领
要练出骨的勇气,骨是勇的根本,勇从骨而出,骨不支勇,则勇无从而生。强项怒目,双掌猛扑,抱头前进安全五行(鼻、目、耳、舌、口),腰为主宰,丹田用劲。
歌诀
提督贯顶肝气调舒,登足颠步掌爪齐扑;肘起掌翻后臀坠碡,脚先手后六合一体。
练法
1、横拳出势。做防敌出冷手的准备。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在前者应敌,在后者防守。身体中正,不偏不倚。敌从左侧攻击,我即将左手收回,顺其力的方向,引进落空,使他无着力的地方。同时,先寸踩左足,急进右足,抢身抢上和敌人成十字形状。这时敌人失利,我即乘机反攻,举起两臂,形如抱石投水,手由心而起,由口而落,闭住五行向前猛扑,形成虎抱头之势。拳谱云:“三口并一口,打人如同走。”若敌人目标转移,我即随机应变,以防不测。总之,口对口一直走。虽看正是斜,看斜却是正也。
2、落势。接上势两拳由胸部钻出举起,势如霸王举鼎,到口变掌翻落,形成老虎坐窝之势。同时,右足在前进,左足猛蹬,以速度和体重逼人,足先手后,手扑身坠,也可说虎打堆身之劲。但两掌须间隔分离,落如分瓶一样。左右互换练习。
3、回身势。左扑则右后转身,右扑则左后转身,步法和炮拳回身相同。
4、收势。练习回到出势原地,选退右足,后退左足,还于原地。不使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责编:侯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