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跨步伸刀,杨扬率先冲过终点线,未等身体停稳,她就在冰面上挺直腰杆,双臂高举,发出一声大喊。
杨扬赢了,这位中国姑娘用脚下的冰刀改写了历史。杨扬为中国赢得了自1992年首次参加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以来的首枚冬奥会金牌。在以往的三届冬奥会里,中国队共获得14枚奖牌(10银、4铜)。
“这块金牌属于我们短道速滑队,也属于全体中国人,”杨扬激动地说。在今晚进行的第十九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赛中,杨扬以44秒187的成绩夺得冠军。在此之前,杨扬已经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得了108块奖牌,而今晚这块奥运会金牌无疑是其中最“重”的一块。
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杨扬在比赛中
盐湖城冰上中心沸腾了。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站在颁奖台上,杨扬抚摸着胸前沉甸甸的金牌,默默地唱起不知已在心中唱了多少遍的国歌,她的眼眶湿润了。五星红旗升到杆顶,杨扬轻轻吐出一口气,这口积郁之气像一块巨石已经在几代中国冰雪人心头压了整整22年,这一刻,他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1983年,年仅8岁的杨扬走上了中国北部边陲的一块室外冰场,她一下子就被洁白的冰面吸引住了,那种飞驰的感觉让她深深陶醉。少年体校,哈尔滨体工大队,杨扬把一串坚实的脚印留在身后。1995年,她正式成为国家短道速滑队的一员。1997年,杨扬获得了她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一发不可收,连连在世界大赛中摘金夺银,至今她已连续5年荣登世界女子个人全能冠军的宝座。人们惊呼:这位中国姑娘开创了一个短道速滑的“杨扬时代”。
很少有人知道,今天这位站在颁奖台上的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当年居然是经过特殊“照顾”才入选国家队的。国家队刚成立时,所有的队员都来自吉林省,为了平衡地区间关系,从哈尔滨体工大队挑选了成绩尚可的杨扬作为替补队员。一进国家队,杨扬立刻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她在女队员中年龄最大,水平却是最低的。身边的队友们一个个早都成了世界冠军,而她还没有在世界大赛上露过脸。
“我一定要成为最好的。”杨扬横下一条心,每天都是一大早就出现在训练场上,111.12米的银色跑道,成了杨扬实现自己梦想的“摇篮”。不但保质保量地完成教练要求的训练科目,杨扬还暗暗地为自己加量,滑冰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往往是一天的训练结束,杨扬累得浑身像散了架一样,一头栽倒在冰面上再也不想起来了。训练最苦的时候,一个多月里杨扬的体重就减少了十几斤。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一年后,杨扬终于成为国家队中一名绝对主力。
在短道速滑国家队里,杨扬是出了名的“糊涂虫”,总也改不了丢三落四的坏毛病,每次国家队要集体出发时,如果少了一个人,不用问,肯定是杨扬。有一件事至今在短道速滑队传为笑谈,一次在国外比赛结束后,东道主邀请中国短道速滑队参加一个大型宴会,队里派杨扬去买礼服,回来时杨扬却两手空空,原来从商店出来不到3分钟,一大摞衣服就不知被她丢在哪里了。
但一上赛场,杨扬立刻像变了另外一个人,一张脸绷得紧紧的,一门心思考虑着如何战胜对手,此时如果谁跟她开个玩笑,她可真的翻脸不认人。久而久之,大家对她有了深入了解,也就不同她计较了。
在杨扬的妈妈姜帆眼中,“杨扬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孩,她进入国家队以后,我从来没看到过她哭。”但在今天的比赛结束后,一向坚强的杨扬终于哭了,不过这是激动、幸福、喜悦的眼泪。
身披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名中国姑娘在冰场上滑行着,这是今晚盐湖城最美的风景。
杨扬简介
1975年8月24日生于黑龙江汤源,1988年4月进入哈尔滨体育运动学校,改练短道速滑。
在如今的世界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中,中国的大杨扬无疑是最具实力的一位。她赢得了过去五次短道速滑全能冠军。自1998-1999赛季世界杯设立短道速滑全能项目以来,大杨扬已经蝉联了三次女子全能冠军。在大概20次左右的世界大赛中,大杨扬18次进入最后决赛,并且夺得其中的12项冠军。在世界锦标赛的个人项目中,大杨扬总共夺得17枚奖牌,包括12枚金牌、4枚银牌和1枚铜牌。此外,大杨扬还和队友合作夺得6枚接力项目的奖牌,其中包括5次封金、1次夺银。大杨扬目前还保持着女子短道速滑1000米的世界纪录,该项目1分31秒991的纪录是大杨扬在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上创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