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张虹(CCTV-5“体育人间”制片人)
中国早在1956年就开始了“乒乓外交”,
直到现在,乒乓球都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前些日子,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则新闻:日本前首相鸠山一郎的外孙鸠山由纪夫出任日本民主党党首。“鸠山”这个名字太显眼,除了《红灯记》之外,我肯定在别处见过。一查,果然,1956年10月号的一本体育杂志上有一张照片: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与日本首相鸠山一郎笑容可掬地握手——荣高棠率团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23届世乒赛(今年的横滨世乒赛已经是第50届)。当时,新中国尚未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鸠山首相不会不知道荣高棠的身份,这次会见一定别有深意。有趣的是,见面地点是在游园会,外交家巧妙地把一些敏感人物安排在恰当的地方“邂逅”,估计鸠山就是“碰巧”遇到荣高棠的,摄影记者也“碰巧”在他们身边。
当年,中国乒乓球队女队0:4负于韩国,男队2:5负于英国,最后女队团体第11,男队团体第6。日本媒体这样描写中国运动员:“(他们)表情明朗,两手轻握,双臂摆动进行,从分列式之整齐程度来看,中国应属第一。”也许就是在1956年,中国开始了“乒乓外交”的前传。
1971年的“乒乓外交”还是发生在日本,“体育人间”采访了当时在第31届世乒赛上做翻译的一个秃顶的日本人。在那届世乒赛上,他是责任人后藤钾二的助手,所以亲身经历了一些故事。
那一届比赛里有柬埔寨朗诺集团的选手,而庄则栋在男子单打比赛抽签时恰恰就抽到了他们,由于政治原因,庄则栋宣布弃权。据那位日本翻译说,得知庄则栋宣布弃权的消息后,后藤钾二非常生气,因为中国代表团违反了组委会有关弃权的规定。后藤钾二找到中方代表,指着比赛秩序册说,庄则栋的弃权不符合规定,而秩序册在比赛报名时就已经寄给中方了,中方不可能不知道。中方代表则表示,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规定,还拿出自己的秩序册对照——那不过是一份中方自己打印的队员名单,根本找不到“有关规定”,而日方组委会寄的秩序册根本就没收到。面对这样的情况,后藤钾二也只好不了了之。当然,这是日本翻译的一面之词,事实究竟如何还需要中方当事人澄清。
其他的“乒乓外交”事件,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庄则栋送给美国运动员科恩一幅织锦,日本媒体爆炒新闻,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三个月之后基辛格秘密来京,第二年尼克松在中南海与毛泽东见面?9?0?9?0
然而,1972年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回访美国期间,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小事”。
访美的原定日程中有一项安排:尼克松总统接见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可是就在访问期间,美国飞机在越南猛烈轰炸了海防等城市,中国国内发表了强烈抗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见不见尼克松就成了问题。这边,中国代表团向国内请示但未见回音,那边,美国政府也迟迟没有发出尼克松的正式邀请。谁都知道:如果总统发出了邀请却被中国代表团拒绝,那将会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所以,双方都把事情悬在那里。
这时,国内最高领导人首肯:可以见尼克松。北京的电话打到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下榻的饭店房间,电话里有一句话:“那天空白的日程可以按原计划安排。”接电话的人心领神会。同一家饭店的楼上住着一位美国政府高官,他一直陪着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在各地访问。中国国内电话打来之后不久,这位美国高官就把代表团副团长请到自己的房间,告诉他,尼克松总统准备在某日接见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副团长幽默地说:“美国人的消息也蛮灵通嘛!”——这话是他30年后接受“体育人间”采访时说的。当时,他代表中国代表团欣然接受了邀请。数日后就有了历史上的那一幕:在白宫南草坪上,庄则栋、李富荣、张燮林、林慧卿等乒乓球国手与尼克松总统握手。
谁说美国人只有阿甘会打乒乓球?凡是有政治的地方,就有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