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术比赛的历史沿革
马术,是人骑乘马匹或驾驭马车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马术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大约在5000年以前,马就被驯养为家畜,经过长期的饲养,逐渐形成高大、威武、快速和强壮等特点,成为生产、军事活动和为其主人服务的工具。
早在公元前680年举行的古代奥运会上就设有双轮马车比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骑马从贵族、富豪的特权逐渐变成社会大众的娱乐和竞技运动项目,现代马术运动始于欧洲。1734年美国弗吉尼亚成立查尔列斯顿马术俱乐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马术俱乐部。1953年首次举办世界场地障碍马术锦标赛。1966年首次举办花样骑术锦标赛。
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届现代奥运会上,马术就被列入了奥运会比赛项目。当时设有赛马、越宽障碍和越高障碍等3个比赛项目。1912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5届现代奥运会上,马术比赛项目增加到5个,即赛马(个人和团体)、军官式骑术(个人和团体)和盛装舞步个人骑术。
残奥会马术比赛选手由视力障碍、脑瘫、截肢或身体其它部位障碍的运动员组成。最初,由于马术运动对残疾人的身体技能的恢复与促进有很大的作用,一直以来只作为一种康复治疗的手段运用。直到20世纪70年代,残疾人马术才被作为一项体育运动。
国际性的残疾选手盛装舞步比赛始于1984年纽约世界运动会。从那以后,举行了许多国际比赛。第一次世界锦标赛于1987年在瑞典举办,随后的比赛在丹麦、英国和比利时举办。
在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上,马术正式成为残奥会比赛项目。当时,只有16个国家参加了盛装舞步项目。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68名运动员参加了马术比赛。这届残奥会我国未组队参加马术比赛,马术运动在我国开展的程度还不高。
责编:佟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