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竞猜点播CBA中超国足英超意甲欧冠国际足球/法甲网球

“限外令”+“联赛18条” 中超诸强能否收手

体育资讯来源:工人日报 2017年03月04日 09:3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3月4日,2017赛季中超联赛将在山东济南正式揭幕。在接下来的8个月时间里,16支中超劲旅将轮番厮杀,对冠军奖杯展开激烈争夺。与以往几个赛季相比,虽然本赛季的中超联赛依然延续了整体高投入的态势,但足协“限外令”“U23球员新规”,以及旨在规范联赛管理的“18条新政”的轮番出台,都会对2017年的中超格局产生影响。

  引援投入止涨回调

  随着中超冬季转会窗口在北京时间3月1日凌晨正式关闭,各中超俱乐部的冬季转会也告一段落。据德国足球数据统计网站《转会市场》公布的数据,中超联赛在这个转会期投入了3.92亿欧元的转会费,引进了特维斯、维特塞尔、奥斯卡等著名球星。中超联赛排名英超、意甲和德甲联赛之后,位居全球冬季转会投入排行榜第4位。

  在俱乐部层面,“土豪”们更是表现抢眼。河北华夏幸福以7769万欧元的转会投入,成为今年全球冬季转会“烧钱”最多的俱乐部,“升班马”天津权健排名第2,以6000万欧元身价引进奥斯卡的上海上港排名第4。

  虽然整体投入依然居高不下(中超球队在今冬转会市场的总支出约合28亿元),但相比2016赛季的35亿元,本赛季的引援投入还是减少了7亿元。这也是中超引援投入在近几个赛季以来首次出现止涨回调的态势。

  对于中超引援市场的新变化,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俱乐部竞争策略和足协“限外令”等一系列新规共同作用的结果。“新赛季中超外援上场人数减少到3人,这对于各俱乐部选择外援尤其是亚洲外援产生极大影响,有的中小俱乐部甚至没有用满5个外援名额,客观上拉低了一些引援投入。”

  然而,引援净投入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绵延了几个赛季的中超虚火得到有效控制。事实上,随着外援限制令和U23球员使用新规的出台,本就身价虚高的国内球员更是成为“抢手货”, 溢价尤为严重。

  刚刚结束的冬季转会期,中超转会市场出现了多名身价过亿元的内援。例如从北京国安加盟河北华夏幸福的张呈栋身价高达2044万欧元,不仅打破了中国联赛本土球员身价纪录,甚至超过比利时国脚维特塞尔、巴西前国脚帕托等人,排名本赛季全球冬季转会榜第9位。但在德国《转会市场》中,张呈栋的预估身价只不过47.5万欧元,溢价高达43倍。

  “挑战恒大”仍是悬念

  一波史无前例的中超“六连冠”,让广州恒大成为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最成功的俱乐部之一,也让“谁能挑战恒大”成为近几个中超赛季的焦点话题。从本赛季的备战期来看,实力稳中有升的江苏苏宁,引援大手笔频出的上海上港和上海申花,转会市场四处出击的华夏幸福和天津权健,以及主打“青春牌”但底蕴深厚的山东鲁能,仍是有可能向恒大霸主地位发起冲击的第一集团。

  从已进行的亚冠联赛和超级杯比赛来看,内外援阵容基本保持稳定的恒大,其整体实力、经验和发挥依然领跑中超诸强。以近两个赛季屡次向恒大王座发起冲击的苏宁为例,虽然在佩特雷斯库和崔龙洙两任主帅带领下多次挑战恒大,还曾在上赛季中超联赛中2比0战胜过斯科拉里的球队,但每到联赛争冠关键期,或是足协杯和超级杯这样的大赛中,苏宁距离胜利总是功亏一篑。由此可见,如果恒大自己不犯错,其他几支中超强队要想取代王座还需更加努力。

  争冠(包括亚冠资格)球队和保级球队多、中游球队少,是近几个中超赛季竞争格局的真实写照。预计新赛季的中超联赛依然会维持这一局面。上述7支强队之外,北京国安、河南建业、天津泰达和广州富力组成中游军团,临场发挥的好坏将决定他们的赛季走势。而长春亚泰、延边富德、重庆力帆、辽宁宏运和“升班马”贵州恒丰智诚等几支球队,虽然也不乏强援引进,但赛季总体目标仍是保级。

  新政效果有待观察

  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此前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超俱乐部引援要与中国足球发展阶段相适应,不宜盲目高投入。“希望投资者和俱乐部理性投资,注重长远发展,注重青少年培养和梯队建设,促进中国足球健康持续发展”。

  本赛季揭幕前,中国足协连续出台了“外援限制令”、“U23球员新规”和《关于规范管理职业俱乐部的通知》等一系列旨在加强联赛管理,促进职业联赛和中国足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这也对中超各队随后的引援和运营策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限外令”和“U23球员新规”为例,这两项政策的出台,本意是为了减少中超球队对于外援的过度依赖,加大本土球员尤其是年轻球员的培养和使用力度,也意图从侧面减少近几个赛季居高不下的引援投入。

  但从实际操作来看,由于外援上场数量的减少,各中超球队尤其是豪门球队更是不愿浪费宝贵的外援名额,纷纷用重金引进大牌外援特别是攻击型球员。

  “U23球员新规”的出台也使得本土年轻球员成为“香饽饽”,不少在欧洲联赛踢球的年轻球员纷纷以高身价转会回国。但这种有些揠苗助长的方法,能否真正让这些年轻人得到锻炼进而提升其实力,显然值得商榷。

相关阅读
我要纠错编辑:张悦 责任编辑:王晓遐
新闻聚焦
专题推荐

860010-110302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