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竞猜点播CBA中超国足英超意甲欧冠国际足球/法甲网球

龙舟赛与文化传承 万宁盐墩村的古法制盐

体育资讯来源:央视网 2017年02月22日 10:0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晨烧暮灼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宋代词人柳永一曲《鬻海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法煮海盐的场景,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盐乃五味之首,十分常见,但对于吃惯如雪精盐的人们,古法制成而的粗海盐却是个稀罕物。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盐墩村,还有古法相传的煮海制盐的旧迹,波涛成雪的煮海旧事还在村中老翁中口口相传。
      海南有着悠久的制盐历史,海南传统制盐工艺分为日晒和火煎两种。2008年,洋浦古盐田村的日晒制盐以传统手工艺类别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火煎这一粗糙古老的煮盐工艺却鲜少被提及,几近绝迹。近日,记者在万宁市和乐镇盐墩村见到了煮海制盐的旧迹,听村里老翁讲述波涛成雪的煮海旧事,品煮海老妪以自古传承至今的煮海工艺制出的海盐。
      无织无耕 煮海谋生
  盐墩村位于万宁市英豪半岛,三面环海,与港北港龙舟风情小镇隔海相望。驱车驶入村里,只见洋楼林立,村边滩涂虾塘密布。
  在盐墩村党支部书记叶长军的带领下,海南日报记者来到一间简陋灶棚前。小棚仅一人高,以木头和油布搭建而成,棚顶棚壁四面透风,打满“补丁”,入口处立着一口半人高的水缸。低头走进昏暗的灶棚,不过五六平方米的空间,一个土灶台便占据了大半。灶台为方形,宽约1.5米、高约0.3米,以砖砌泥糊而成。灶台上安放一口方形铁质平底盐锅,边长1米有余,锅沿高约0.1米。灶台旁堆满了木柴,和几个已经制好的盐包。据叶长军介绍,村里现在只剩这一处制盐旧迹,只有一两位老人还在煮盐。
  盐墩村有着600余年的煮海历史。这里的村民都姓叶,据《叶氏族谱》记载,叶氏先祖最早在明末从福建蒲田迁来岛上。“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由于岛上少田,叶氏先祖女子不能养蚕织布,男子不能耕田种地,衣食没有来源,只能世代以煮盐为生,村子也因此而得名。
  盐墩村里的旧时盐民的生活,像海水一般苦涩。80岁的老盐民叶士清从13岁时便跟着父亲学习,煮了一辈子的盐。他柱着拐杖,带着记者一行人,去寻找昔日属于他的一片盐田,讲述旧时盐民的故事。
  “这片虾塘,以前就是我的盐田,大概有一亩。”叶士清以拐杖指点着一片池塘,回忆自己15岁那年,父亲出资3000元为他买下了这块地作为盐田,“不买盐田,就没有阿妹愿意嫁给我哩!”
  在他的记忆里,还有一些岛上流传的古老民谣:“没水吃,没路行,没米煮,没柴烧”,岛上生存环境恶劣,以至于“有女不嫁盐墩沟,没船过海误一误。父母死烂又死臭,只在盐田乱滚土。”上世纪50年代他结婚时,除了一块盐田,家里一无长物。村民都以煮盐卖盐为生,整个村子里几乎四分之三的房子都是稻草棚屋,很少有人住进瓦房。
  叶士清如今腿脚不便,早已不再煮盐,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只是偶尔会柱上拐杖,来到曾经自己的盐田、现在的虾塘边默默发呆。
且晒且煎 波涛成雪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曾在2013年来到盐墩村考察煮盐工艺,他认为,且晒且煎、兼备生熟是盐墩村海盐生产传统工艺的特色。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乾元元年(758年),琼山宁远振州(即琼山、崖县、崖城)等县有盐,近海百姓煮海水为盐,远近取给”。《盐业通志》记载,“宋朝元丰三年(1080年)诏琼崖儋万安军(州)各鬻盐以给本州,无定额。”经宋、元、明、清至民国,海南盐产区逐渐扩大到现在的海口、琼山、文昌、临高、儋县、琼海、万宁、三亚、乐东、东方等市县的沿海地区。表明海南煮盐之法,在唐宋时已盛行岛内。清代时制盐仍然流行制卤煎盐的传统方式,改小锅为大铁锅,或用竹篾编织成方形涂石灰泥的平底锅,长一丈宽五尺深一尺,生产规模明显扩大。
  仅存的制盐灶棚的主人、年过八旬的李秋梅老人在盐棚里为记者讲述了煮海盐的生产步骤。首先以沙子铺设成盐田,挑来海水浇灌沙子,待晒干后再浇,如此反复多次;晒盐要注意在浓度合乎要求时下盐种,以加快盐粒结晶过程;其后将沙子拢堆在过滤池,再挑泉水浇沙,滤去盐分,以获得浓度较高的卤水;最后挑回卤水,存放在水缸,通过火灶煎卤成盐,一锅盐水能煮出约10斤盐。
  “卤水试卤也有讲究,要用鸡蛋放在卤水里,漂起来就是卤水够浓,沉下去就是卤水太淡了。鸭蛋是不行的,重了。”李秋梅八旬高龄,挑起近百斤的卤水担子,腿脚都不打颤。她挑水也有技巧:在桶里放上一根树枝,可以防止水从桶中溢出。
  用柴火煮盐的同时,盐墩人也会采用日光晒盐。晒盐是利用盐田逐级提升卤水浓度的方式,不必浇沙过滤,与现代大盐田生产工艺基本相同。盐墩人称日晒盐为生盐,火煎盐为熟盐,口味上有些差别,用于烹煮不同食材。
  看李秋梅煮出的盐,蓬松细腻、颜色米白,盐体松散,略有结块,入口即化,咸味正宗,毫无苦涩之感。
盐担悠悠,味道成回忆
  盐墩村,在这个以盐为名、制盐600多年的村子里,村民们如今不再以制盐为生,改以养殖水产致富。一片片盐田变虾塘,一栋栋草屋变洋楼,20多年来,小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上世纪70年代拦海造田,到了1984年岛上又开始尝试养虾。这些年来盐墩四岛彻底改观:盐民们将岛与岛之间,岛与岸之间的“水沟”全部拦起,分成一段一段做了虾池,原来村里的4个海岛与英豪半岛彻底连成了一片,盐墩四岛从此从地图上消失了。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质优价廉的日晒优质细盐和粉碎洗涤盐替代了海盐,盐质得以提高。
  叶长军介绍,由于煮制的海盐极易受潮,买回海盐后需要炒制后储存,而炒制过程中盐所含的碘极易挥发,容易导致缺碘。
  吃惯海盐的盐墩村村民们却十分怀念这份记忆中的味道。村里的几位老饕向记者描述了这样一道美食:以海盐铺设盆底,盆中再架上一只去毛的鸡,把盆置于沸水中蒸上20分钟,便是一道海盐蒸鸡。
  “精盐没有我们自家做的海盐香!”村民叶福雄想起年幼时,自己不爱吃饭,母亲做饭时在米里撇上几粒海盐,那米饭便带上了诱人的味道。如今的食盐,他却怎么也吃不出那魂牵梦绕的香味。
  每天早晨,李秋梅便挑着小担,坐轮渡去和乐镇集市售卖海盐。“只担上几斤,一斤卖10来块吧。”李秋梅向记者感叹村子里只剩下几位老人偶尔制盐补贴家用。她告诉记者,煮盐产量少、成本高,消耗木柴量大,煮成1担盐要耗木柴400斤左右。
  如今,私人煮盐已被禁止,煮盐的生计在这座昔日的盐岛上注定成为历史,但煮海成雪的盐香记忆,却长久地飘散在盐墩村老人的味蕾之间,历久弥香。

相关阅读
新闻聚焦
专题推荐

860010-1103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