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央视网的朋友们,我又来了,这里是央视网的特别节目《李宁全运会客厅》,我还是李悠。刚刚才送走了建宏大哥,在门口就发现了一个令大家都惊喜的人物,那就是我们的孙正平老师。欢迎。其实我们真的没想到,今天就能把孙正平老师请过来做这个节目,本来我们是想过两天等他有空,再跟我们的网友们进行交流。今天用孙老师的话,那就是“自投罗网”。孙老师,跟我们说说你最近的一些情况吧,关于全运会方面。
孙正平:这次我觉得我们体育解说员的队伍,跟奥运会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一样的是我们也是从全国各地集中了一些精兵强将,按照组委会和山东方面的要求,再加上转播工作的需要,组建了所谓的全运会的解说国家队。所不同的,这次我们不像在北京,大家集中食宿,相对来说是比较好分配工作。这次在山东17个赛场,在不同的城市,所以大家非常分散。
主持人:分散开来。
孙正平:非常分散,转播的团队,不像北京奥运会,中央台或者中央台请了几个团队,是全国各地的团队。我们的播音员和这个团队互相之间很陌生,所以还需要磨合,有很多方面的事情需要做,但同时好在大家都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再有一个,既然我们是选拔解说全运的国家队,因此大家都是在一些项目当中有自己的专长。所以,我们现在这支队伍还是比较有信心。因为北京奥运会后,大家经常成为笑柄,称为“诟病”的解说员的队伍,被称为是“一流的信号,二流的解说”,甚至还是“三流的解说”,这种现象已经逐渐得到改善。改善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更专了,更专在一个或者两个项目上。
主持人:专业对口。
孙正平:这样平常可能涉足最多的、最拿手的,经过我们大家的评议,认为在目前国内你可能是这个项目当中的佼佼者,可能是说得最好的,一个两个前三名,所以你才能够在这个位子上替我们去说全运会,替我们去说亚运会,替我们去说奥运会。所以这样确实应该说转播的质量在逐年提升,所以也是我们这次尽管遇到了很多困难,还是我们比较放心的一个方面吧。
主持人:我觉得好像通过这几天全运的转播,我们也请来很多主持人跟大家聊的工作日记,发现困难很多,确实很多。
孙正平:对,这里我给你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上海台一个女播音员,叫马晓薇,她当时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孩子才几十天。
主持人:刚生完孩子。
孙正平:为了圆奥运会的梦,克服了种种困难来到北京,去转沙滩排球。这次我们请她来转沙排和女排。地方台平时的工作量不会那么集中,那么密集。到了山东全运会以后,她是一天说三场,连续说了五场,这就15场。然后从东营转移到了好像是章丘,到了章丘,第一天就说四场,结果四场下来以后,因为四场排球,来回很多,优势如果打3:0还稍微好一点,如果打成3:2,时间会稍微长一点,都嗑血了,累的,扁桃体发炎,头晕脑胀,确实精力、体能透支,她平常没有这么大运动量的转播工作量这么大,所以她已经有点承受不了。后来我们根据这个方面,赶紧和山东方面联系,组委会又派了一个人,年富力强的小伙子帮她缓解一下。缓解两天以后,她也非常要强,马上给我发短信,因为当时我在青岛,她说孙哥,我现在已经好多了,我保证能完成任务,特别是最后到了决赛阶段。我就讲我们的播音员他们不追求什么名利,不追求报酬,完全是一种责任心,以进入奥运解说国家队、全运解说国家队为荣。所以我觉得他们都有责任心和忘我的精神,这是一个。刘宁老师,那也是广东台的台柱子,在北京奥运会上,应该说大家可能以往不是很关注的曲棍球,他能说得绘声绘色。最后到很多的领导、同行,包括专家们都一致认为,曲棍球说出了相当高的水平,挺爱听的。他也不愿意让别人再说,再苦、再累,一天三场、四场我来盯。
主持人:全部都是他?
孙正平:这次他又是来说女子曲棍球,现在又到了聊城说男子篮球小组赛。他说到最后,也是由于一天友好几场,三场、四场,有点体能上,包括不太适应气候的变化,病了,到医院去输液。输液呢,因为他平常很少得病,身体挺棒的,后来医生说你是坐着输是躺着输,他认为输液很快就完了,就要求坐着输,一两个小时,结果是三袋,这样的三袋。
主持人:三大袋。
孙正平:第三袋子稍微是多半袋。结果输了两个小时,坐那儿,他觉得不行,一袋才下了一半,这么一算,他说我还是躺着吧。结果那天他输了八个小时的输液。
主持人:他就躺在那儿?
孙正平:那天实在没办法,请福建来的刘卫星替他说了两场,刚刚好现在到了疗程,现在我想中央台没在转,但是他正在说,因为他一天三场,晚上有两场,下午一场,说篮球。我就是想我们的同志豁出去了,为了全运会。广东的王泰兴老师,今年都64、65岁了,也是欣然应允,加盟我们的全运会国家队。他正好说的项目是棒球。棒球在室外,正好这两天济宁的气候变化比较大,比较凉,他把所有带的衣服全穿上,有小的薄的外套,也不是棉袄,稍微厚一点,到那儿冻的腿、腰,哪儿哪儿非常不舒服。结果我们昨天晚上说好不容易凑在一起吃个便饭,王老师进来的时候脸都是灰青灰青的,后来没办法,喝了一点点小酒,酒过三旬菜过五味以后,才稍微缓过来一点。我就讲我们这个团队挺令人钦佩,挺令人尊重的。我觉得他们完全是凭借着对解说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的责任心,这种负责任,兢兢业业,我想也是多年来我们转播积累的经验,或者打下比较好的传统的好习惯吧,所以大家能够坚持到现在,无怨无悔。我觉得大家就是对解说工作的一种奉献,一种热爱吧。
主持人:之前因为可能在这边的主持人还没有病倒的嗑血,您一说我都有点震惊的感觉,真的很不容易。
孙正平:我说的是其中的,挂一漏万的。还有一些项目我们原来没有涉足过,但是为了全运会,我们临时,叫临阵磨枪也好,叫突击也好,找专家,找运动员,找教练员去联系,自己身体力行去参加这个项目的体验,想尽了种种的办法,就是为了要把这个项目弄通,弄顺,弄懂。
主持人:很专业的。
孙正平:只有我们自己有了一桶水,才能给观众一杯水,我想是这个道理。所以他们都对自己很负责任。我觉得只有这样一种工作态度,再加上大家互相提示,互相关心,互相的补台,所以我觉得我们这支队伍虽然不完全是中央台的人,可是大家确实是一个很团结,很向上,很奋进的队伍。由此我感觉到,这次我们应该能够比较圆满地完成全运会的解说任务,同时,也会积累一些以前没有遇到的经验教训,一些困难,然后我们现在全力以赴,要为明年的亚运会,在广东的亚运会要做一个提前的准备。因为我觉得艺无止境,永远没有最好,应该是下一场最好,永远是有挑战。
主持人:只有更好。
孙正平:不可以掉以轻心,有一种懈怠,有一种满足,有一种骄傲,我觉得这都是不可取的。这也是可能我们这项工作一个遗憾的艺术也好,有缺憾的艺术也好,我觉得有它的道理。但我相信大家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上一层楼。
主持人:说了这么多我们国家队的,再说说你自己吧,在全运会期间。
孙正平:我这次是这样,以前大家老说“孙开闭”,这次因为开幕式从导演到摄像,中央台的转播车,到解说员朱君、董卿,他们也都非常优秀,整个开幕式从头到尾贯下来,不像以往我们分得比较开。在入场仪式部分是体育播音员,到文艺演出的时候是文艺部的主持人,这次没有这么分,所以我们也稍微的轻松一点。正好青岛的羽毛球比赛,最后两三天没有人了,因为我们去的一个解说员他有点其它的紧急的事,所以我就到那里顶上去说了几场羽毛球。
主持人:您顶上去了。
孙正平:结果还真不错,我们在最后一天,当时也是抱着一种试试的心理,请李永波教练,李永波既是中国羽毛球队的总教练,又是乒羽中心的副主任,又是官员身份,要为国家队今后的队伍来看人,选拔人,还有其它方方面面的组织工作等等。但是听到我们去了,大家也都是老朋友,又是最后一天,还是欣然应允来参加我们的最后一场转播的嘉宾顾问。在这当中,我想永波教练来也是重量级的,我们特别准备了几个问题,比如说请他谈谈对全运会羽毛球的观感,总的印象、感觉,羽毛球运动发展新的趋向。另外,据他讲,中国有两亿人口打羽毛球。
主持人:那么多。
孙正平:这是非常普遍,非常受欢迎的一项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我就想我们的二线队伍,我们的青少年队伍,我们的后备人才是不是能在这当中有一个很好的选拔阵地,一个园地,也讲了讲对这次赛事的组织、接待、竞赛,包括裁判,包括啦啦队,包括观众,包括对媒体的一些合作当中的建议、提示,方方面面,我们设计了四五个小题目。
主持人:都是针对李永波的?
孙正平:不,请他来谈一谈,他更有权威性。我们在转播当中穿插在局间休息,每一局比赛完了以后,在一些空档的地方,结果那天我觉得转播效果还是蛮好的。
主持人:不同于以往的解说,单单解说比赛,把各方面都融进去了。
孙正平:对,这样各方面都融进去了。另外,和我合作的,尽管只有这几天,还有副总教练田秉毅,还有曾经获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的夏煊泽,还有老运动员陈悦。我觉得从每个嘉宾顾问的身上,我都汲取了一些不同的营养成份,有的比较善于说,有的非常朴实,有的从技术上的分析头头是道,有的是提纲挈领,宏观的针对性非常强,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也确实是受益匪浅。然后我又从青岛赶到了济南。济南,我的任务除了可能后期的要说几场篮球比赛,然后更多的是协调工作。临时的突发情况,包括刚才我提到有的生病了,有的可能体能消耗太多。明天我们要让泰兴老师休息一天,让其他的人去补他一下,调整一下,因为他毕竟年龄比较大。再一个,都在室外,天气,时间太长也是不太舒服,保证大家不要有非战斗减员,圆满完成任务这是第一位的。然后看看这当中大家还有些什么样的问题,生活上的、工作上的等等吧,我们中间来协调一下。另外还有一些上传下达,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可能都觉得没问题了,恰恰在这个时候可能会容易出现一些小的问题,松懈了。到赛程结束之前这一段,有可能会出现体能上消耗比较大,比较透支,这个时候可能会由于精神不够集中,体能跟不上,也会出现一些小的偏差,尽可能的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大家的斗志和身体状况,给他调整到最佳状态,以保证我们的转播,虽然时间是比较长,但是始终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平稳、比较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恐怕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一个目标。我相信我们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主持人:我也相信。孙老师说了那么多,不仅是咱们的辛苦,主持、解说的辛苦,还有幕后协调也是非常非常辛苦的,也是很重要的。还是感谢孙老师能够来到这里,跟我们的网友分享一下这段辛苦的历程,当然孙老师肯定是无怨无悔了。还是感谢网友们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会再见了。拜拜。
孙正平:拜拜。
相关链接:
责编: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