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综合消息:(《足球之夜》第32期 8月6日播出)
这里是江城武汉,2009女足亚青赛正在这里进行,中国队在B组当中以三战两胜一平位列小组第一,中国队能够提前出现,第二场同澳大利亚队的比赛可以说是至关重要,但是在赛后却发生了令人不愉快的冲突事件。我们姑且先不去讨论这件事情是谁对谁错,这个场面的出现对于那场比赛,对于本届亚青赛,乃至对于球员的成长来说,都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惯性,我们会先自省,发生双方的冲突事件,中国队员肯定也存在不理智、不冷静的行为,但是赛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提前出现的中国队员与对方发生冲突?事实的真相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回到比赛现场。
2009年8月3日,中国队迎来小组赛第二个对手澳大利亚队,这场比赛对于两支球队都非常关键。开场仅10分钟,黄柳飞超远距离射门,对方门将脱手,娄佳惠补射得手1:0。
第41分钟,中国队再次利用边路突破,安宁接应,将比分扩大为2:0。如果比赛按照这个结果结束,那么澳大利亚人就基本告别了本届亚青赛和明年的世青赛,按照对方主教练所说,他们一年的准备将付诸东流,所以他们的急躁是可以理解的。6号特丽莎的心态在下半场刚开始就已经失衡。而球童扔球的速度没有达到澳大利亚门将凯西的要求,她便还以国际通行的骂人语言。
许燕露在第70分钟的这次倒地在对方看来是有意拖延时间,所以澳大利亚队员并没有理会,继续进攻,大约3分钟之后,许燕露爬了起来。
第75分钟,澳大利亚扳回一分,让她们看到了希望。随后张晨雪在突破中与对方撞在一起,脸部已经明显肿起来,而从澳大利亚队员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她们的态度,时间对她们非常重要。
最后10分钟的比赛,中国队完全陷入了被动,门前险情不断,队员频频倒地。门将张越在这一次扑救中倒地,中方队医和守门员教练按照裁判的要求进场治疗,但却同样被澳大利亚队员再次使用了国际通行的骂人语言,而澳大利亚的教练则在场边大声吼叫,表示着不满。混乱中伤停补时长达近7分钟。
比赛结束,但是澳大利亚队的上下情绪显然难以平复,首先是教练员与球童发生争执,认为她们在本场比赛中工作不利。而后当经验不足的中国队员在等待赛后握手的时候,澳大利亚的6号特丽莎却念念有词的独自来到了中国队面前,接触中她突然倒地,于是便引得澳大利亚队全体冲入场内,混乱中,门将张越被打倒在地。
在此我们想说,如果面对心态失衡的对手,我们是否该有个警觉,对于这种可以预见的挑衅,我们是否可以避免,包括赛事的组织,是否可以先行护送中国队离场。
屈珊珊(中国女足青年队队员):我们没有跟澳大利亚发出不管是场上还是场下,没有跟他们发出正面的冲突。
球迷:她们(澳大利亚队)犯规以后,用腿用脚去踢。
记者:那赛后呢?
球迷:用拳头她走得远去打我们的队员。
记者:那你觉得中国姑娘们表现的怎么样?
球迷:可以,都没有还手。
球迷:而且她们没有还手,马上就撤离了。
球迷:好的。
球迷:也没有说禁止不能假摔,和这个队比赛肯定有想法,对不对?但是她们(澳大利亚队)那个行为绝对是违反体育道德的。
本想观看一场精彩比赛的球迷,到底在现场看到了哪些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
闹剧还没有结束,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澳大利亚的主教练艾伦进场先将矿泉水瓶砸向记者席,而后又将摆在桌上的记者话筒推倒在地。接下来便是理直气壮地抱怨比赛的如何不公,而对自己球队赛后的表现只字未提。
以上就是我们用镜头,尽可能给大家还原的现场,我们想说的是中国足球是有很多不足,也有很多问题,但是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是否一定要按照惯性思维去判断。精彩的比赛才是我们所倡导和期待的,对于球场暴力事件,无论是国内的赛事还是国际赛事都应该得到我们的谴责,核心问题是比赛要赢得有理,也要输得起。
责编: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