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质疑声中,罗马游泳世界锦标赛于3日落下帷幕。有关高科技泳衣的是非纷争由此暂告一段落,但却远未终结、也无法终结。 “聚亚胺酯”可以退市,而科技则不会说再见。
国际泳联日前最终决定:2010年1月1日起,高科技泳衣将“告别”历史舞台,人们由此期待让竞技游泳回归质朴本色。
但这一理想愿望能够因一纸禁令而完美地回归吗?这还得从“鲨鱼皮”的前世今生说起。
1998年,speedo公司的 “鲨鱼皮”泳衣问世,开启泳坛革命;2000年悉尼奥运会,83%的选手身穿“鲨鱼皮”,索普借此轻松摘下3金2银;2004年雅典奥运会,47名运动员身披“鲨鱼皮”登上领奖台;“鲨鱼皮”在2007年打破21项世界纪录,在2008年则刷新108项世界纪录,并成就了菲尔普斯的奥运8金神话……
事实上,在过去的10年间,有关以“鲨鱼皮”为代表的高科技泳衣的争议与质疑,从未间断,禁还是不禁?国际泳联始终犹豫不决,其实他们也乐此不疲——有商家赞助,有新纪录诞生,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在本届世锦赛上,高科技泳衣制造的世界纪录太过频繁,已然到了失控的局面。但这又怨得了谁呢?国际泳联曾在今年3月颁布《迪拜宣言》,要求规定非渗透性材料不能超过总面积的50%。
而在本次比赛中名声大噪的Arena和Jaked泳衣的非渗透性材料“聚亚胺酯”几近达到总面积的100%……规矩坏了、标准乱了,这才是致使高科技泳衣泛滥,并由此上演破纪录破得太多的闹剧!
为此,国际泳联匆忙间祭出一刀切,令“聚亚胺酯”等渗透性材料全盘退市。但这又怎能令高科技离开?国际泳联首席执行官指出,泳衣材料要从目前盛行的聚亚胺酯回归到“纺织物”,但如何准确界定“纺织物”,对于国际泳联而言仍是个难题。
更重要的是,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革新。体育竞技的目标是挑战人类能力的极限,但似乎除了裸奔和裸泳,没有哪个项目不和科技沾边:从衣服到鞋子,从场地到器械。
现在,体育运动早已不是一种“纯粹”的独立领域。无论从内部改善人体的机能,还是从外部改进器材的性能,科技因素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今天的体育运动已经无法离开科技的支撑。问题的关键是科技的因素究竟运用多少,才合乎体育道德与体育理想,科技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呢?
相关链接:
[视频]世界游泳锦标赛:2011年上海再见
[视频]游泳世锦赛:破纪录靠人?靠高科技?
[视频]罗马游泳世锦赛中国水军攀上新高点
[视频]罗马游泳世锦赛奖牌榜:中国居次席
罗马游泳世锦赛落幕 中国泳军喜见新人"井喷"
【CCTV-5直播入口】 【高尔夫网球直播入口】 【高清直播入口】
【全体育】 【IN图酷】 【体育论坛】 【体育画报】 【09全年体育赛事】
责编:汪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