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苗立杰依然是灿烂的笑容。中体在线供图)
中国女篮的担纲锋线苗立杰7月17日回到北京,开始了她备战亚锦赛的训练生活。那早已熟悉的场地、空气、队友,还有国家队特有的符号性的生活,让苗苗仿佛在炎炎的夏日,一下跳入了凉爽的泳池,呼吸似乎都感到极为顺畅。
记者在采访苗苗时,她已完全走出了被WNBA“君主”的“挑剔眼光审视”,而遭遇边缘化的痛苦,平静地与记者聊起了她在美国的训练生活及当时的心境。因为这是苗立杰第二次登陆WNBA,所以无论在生活还是在训练上她都有相当的心理准备,但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遭遇这样的“抛弃”。“因为各种原因,一个是教练杰妮更喜欢自己带出来的球员,她们之间更为熟悉,便于沟通。另一个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的经济原因,所以她们只留了11个人,其他人都必须裁掉。”苗苗向记者介绍着。
当然苗苗事后也总结了一下,或许是她和她的经纪人团队在操办这件事时,因为是第二次赴美打球,可能困难想得少了一些。但另一个原因是,苗立杰是进攻型的运动员,如果选一支擅长进攻的球队,那么会对她更为有利些。“如果是选奥运会时带美国队来中国打球的那个教练,到她的菲尼克斯队去打球,或许会被选中了。一是因为她很熟悉我,看过我在奥运会上的表现,知道我的水平;二是她的球队可能更适合我这样擅长进攻的球员。”苗立杰对记者说,“这都是我事后分析的,或许有其他原因。”
在谈到在美打球训练与国内的不同之处时,苗立杰说:“就我这样的,她们还说我太内向,太女人,一定要让我更男性化,更张扬。尤其是在防守的时候,她们让我必须要大声地喊,要做到更加,更加……”说得太快,苗苗一下没找到词,记者忙提醒,“虚张声势”。“对、对,虚张声势。”她撇嘴一乐,“就我这样的在国内,人家都说我跟假小子似的,他们还说我内向。”话毕,记者和苗立杰都哈哈大笑起来。实际上,从中也反映出美国人在防守时讲究的凶悍侵略性和气势上的压倒一切。
苗立杰还向记者介绍,实际上美国很多的东西她都十分熟悉,“因为马赫和他们一样,训练的方法和内容都教过我们,再加上我2005年去过那里,所以那里的训练方法对我并不陌生,只需要很好地温习一下就可以。美国人的训练强度很大,而且要讲究在一定的对抗强度下来完成技术动作。她们实际上更强调个人的能力,靠优秀的个人突破与防守及得分能力来帮助球队,而中国队在这点上实际上比她们的技术更细,更讲究一些整体的配合。”她说,“美国人的身体素质太好了,能抢,能抗,能拼,在这点上许多中国运动员不如她们。”
苗立杰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中国特色的优越性”。她说:“中国队的保障是她们不能比的,尤其是对待老运动员的伤病恢复治疗,我们的随队医生训练后都会帮助队员进行按摩和治疗,让你很快地恢复然后跟上训练节奏,但他们那里是讲究冰敷,动不动拿来一堆冰。”苗立杰开玩笑地说,“敷不好,再敷出别的毛病来。”
苗苗说,由于她现在年龄较大,所以在那里训练时还是很艰苦的。“我满脚都打起了泡,腰也不行,因为训练强度很大,我的膝盖也出现积水,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坚持一上场就把我的拼劲拿出来,玩命训练。”她补充道,别让人家说咱们中国队队的队员不行,“所以我练得也十分刻苦。”但就在这种情况下,苗苗还是没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一提起那段生活,苗苗说:“现在我们这样聊,我平静多了,要是那时你和我这样聊,我非哇哇地哭起来不可。”“我也没敢给你打电话,怕惹你伤心,相信那时你心里一定非常难受,”记者说。
苗苗说,在那段时间心里很难受,但她也通过这段人生经历让自己更加成熟,同时也更珍惜朋友间的友情。“当时胡主任和匡导都给我打来电话,用一种家人式的关心帮我解脱走出阴影,他们并没有说什么大道理,而是说回来吧,别在那边遭那个罪了,回来到国家队来打球吧,我们需要你。”停顿了一下,苗苗说:“你不知道,就这么几句话,当时我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心里一下亮了起来,一下让我我感到很坚强,有力量。而且那时我的家人也对我很担心,我爸他们怕我在奥运会时那样光鲜,而到美国之后,却遭遇了这样的命运,便打来电话对我说,回来吧,我们本来也不愿让你去,都这么大年龄了,回来家里什么都有……”苗苗说,家里人和朋友及中心领导都用各种方式让她宽心,劝说她。“而且我在美国的一些朋友,在那时也给予我了很大的关心,每天陪着我或同我一起吃饭聊天,让我走出心境最糟糕的那一段时间。”
苗立杰告诉记者,那段经历也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实际上,别人都以为我一直是在鲜花和掌声中走过的,但实际上,我也曾有过在条件和身体都极佳的时候给别人当板凳的打击。所以这次我还好,能够很快地走出来。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更多的东西,懂得奋斗的路上不会是一味平坦的,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关键你要学会战胜自己和困难,从而成功地面对挫折。”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记者更加感受到了苗立杰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了一个快乐并坚强的苗立杰。
责编:卢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