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足球|资讯|视频|高清图片|欧冠|意甲|西甲|英超|中超|足球直播|CCTV5直播
戴琳转会申花的风波闹得很大,辽足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是“阴谋”,足协似乎显得很冤,强调之前提醒过各俱乐部要完善与球员的合同。这场球员借道外国俱乐部作中转最终实现杀回国内的“洗底”剧,再次拷问了中国足球的现行转会制度。
周海滨转会事件之后,各俱乐部都达成了潜规则:不鼓励球员“出口转内销”。如今朱骏这一招,让玩惯潜规则的人尝到了被潜规则玩的滋味。所以各俱乐部都在声讨他,甚至发出了“他将失去各俱乐部信任”的狠话。
其实现行转会制度本来就留有这个漏洞,之所以之前被众人忽视,是因为“出口转内销”需要找到国外的中转站,在经纪人制度不完善的中国足坛,需要俱乐部去打点这些关节,比商讨转会细节还要费事。戴琳毕竟不是免费转会申花,波黑斯拉维亚队还得交给辽足一笔培养费,“羊毛”还是出在申花的“羊身上”。如果没有俱乐部之间的默契,斯拉维亚队不会为了一位短期加盟3个月而且一场比赛未打的球员耗费如此周折。
自从摘牌制实行开始,中国足球的转会就被钉上了一个异类的标签。废除摘牌制势在必行,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转会势在必行。而在这之前,各俱乐部也应该反思一下——你们是否还在玩明暗两份合同的把戏(一份是长期合同避免转会冲击,一份是工资合同一年一签)?因此,我们只能说,摘牌制是元凶,各俱乐部是帮凶。一直在钻漏洞的人,被别人钻了漏洞,怪谁?
责编: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