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料图)查看图集
体坛网讯 1999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辰78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乒乓球运动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里程碑。从这一天开始,国际乒联对于颗粒胶皮的限制令正式生效。深为众多削球手喜欢使用的多种型号的长胶进入了国际乒联所禁止的“黑名单”之中,另外,中国著名直拍快攻手刘国梁所使用的正胶也被列为“限期取消”的胶皮之一,只能使用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
与此同时,国际乒联的权利交接工作也在悄悄进行之中。一个月之后,加拿大人沙拉拉从中国乒乓泰斗人物徐寅生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成为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第六任主席。除圈内少数人士之外,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一场关于乒乓球何去何从的改革风暴正在逐渐形成。更让人无法预料的是,这仅仅是拉开了乒乓球运动“十年动乱”的序幕。随后,小球改大球、21分制变11分制、无遮挡发球、奥运新赛制、无机胶水以及海外乒团限制令等重大变革纷沓而来。毫不夸张地说,从1999年到2008年的十年间,是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改革最为频繁、改革力度最大的十年,拿十年前的乒乓球跟现在比较,似乎已经大不相同了。
虽然说,任何事物都是需要发展的,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自乒乓球运动诞生以来,也是经过了非常漫长而曲折的改革路程才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乒乓球比赛。但是,从包括球体和球拍在内的器材,到规则和赛制,最后到打比赛的球员,仅十年时间乒乓球运动便几乎从头到脚都“整容”了一遍,这在任何项目中都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