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体育频道 > 户外·健身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专家: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湿地

CCTV.com  2009年03月17日 14:46  进入体育论坛  来源:自然之友  
[内容速览]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生命是在古代浅海地带诞生的。这里潮长潮落,阳光充足又富含有机物。作者:志刚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要说明什么是湿地。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简言之就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泥炭地和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滩涂、水库以及涨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滨。各种深水水体与干燥陆地之间长短、大小、宽窄,存在时间不同的过渡地带也都是湿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被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它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生命是在古代浅海地带诞生的。这里潮长潮落,阳光充足又富含有机物。35亿年前的蓝绿藻等古代原核生物在这里大量繁殖,并从中分化出了动植物。随后,滨海滨湖动植物又在湿地的哺育依托下走上陆地,进化为陆生动植物。动植物必须有水才能生存,而湿地正是水的家,因为水必须从湿地渗透流出才能成为江河等地表径流,有湿地的依托才能汇聚成湖泊等水体,以养育万物。

    湿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翻开人类历史你就会发现,古埃及文明源于尼罗河泛滥形成的三角洲滩涂湿地;古印度文明源于印度河流域;古华夏文明源于黄河流域;古西亚文明源于两河流域;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海滨;古罗马帝国源于台伯河畔;古代俄罗斯源于第聂伯河畔的基辅……再往上溯,50万年前的“北京人”生活于周口河畔的高地上,175万年前的“东非人”生活于潮湿的东非大裂谷中……几乎每个人类活动、进化地点都与湿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这些湿地仍养育人类。

    湿地是天然廉价的干湿旱涝调节器。洪水到来时,它能接纳、吸收大量水分,减轻涝灾;到天旱时,它又释放出水分以缓解旱情。由湿地蒸发形成的降雨还可随时调整所在区域内的温度及干湿度。这些年长江连遭大洪水,研究表明,其实水量并未超过以往,而是乱砍滥伐导致的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缩小了太湖、洪泽湖等湿地的面积和相应的蓄洪能力。

    湿地是对抗荒漠化、沙漠化的堡垒。湿地支撑着绿洲生态系统,对抗着周边的滚滚黄沙,捍卫着绿洲里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一旦湿地干涸消失,绿洲整个生态系统也随之崩溃,不复存在,如罗布泊湿地。在干旱的西北、华北,湿地抵抗着沙漠、荒漠的侵袭,保护着它们周边的生态。可有些人为了快速发财还要打它们的主意,如北京顺义汉石桥湿地,有人先是要在此建高尔夫球场和娱乐城,被抵制后又要修穿过它与工业区相联的公路,极为愚蠢短视。

    由红树林、珊瑚、浅滩、其他海滨植物等共同组成的滨海湿地抵抗着海水侵袭和倒灌,保护着人畜用水和植物生长,控制盐碱化范围。一旦湿地被破坏,海水倒灌进来,不但人畜用水成大问题,而且由于土地盐碱板结将颗粒无收。我国南方某滨海乡大砍滩涂红树林烧碳卖钱,结果台风一来失去红树林保护的海岸大面积崩塌,眼下赚了小钱吃了大亏的当地人正紧着大规模补种恢复红树林。

    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系统之一,研究表明,每平方米湿地每年提供的蛋白质是旱地的3.5倍,有些湿地植物的产量比旱地小麦高8倍。我国长江流域及南亚东南亚均属稻米文明地域,水稻田是典型的人工湿地。若无湿地上生长的稻米支撑,这一文明及赖此为生的十几亿人类将不复存在。

    湿地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根据地。这儿的生物种类繁多,生物链长,保有极为丰富的物种基因,因而也是最好的科研场所,更多的有用物种可以从这儿被研究出来加以推广。目前地球物种在人类干予下正发生着自6500万年前恐龙绝灭以来的第6次大绝灭,地球物种消亡的速度比正常情况快一千倍,湿地对物种的保护作用及意义就更重大。

    由于江河湖泊沼泽海滨植被繁茂,鸟类等动物众多,景色宜人,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因此湿地大多为良好的旅游观光处。比如黑龙江扎龙湿地,当地管理部门划拨出其中边沿地带的一小块来开展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很受欢迎。管理部门又将收入重新投入湿地保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湿地是地球之肾。随着人类制造的污染物对生态危害日益严重,湿地的净化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人们发现,人类排放的污水、废水、有毒物质、有机物及各种过剩营养元素进入湿地后,经湿地这一复杂系统的动植物、微生物、泥沙等等的沉淀、过滤、离子交换、络合反应、分解、吸收、转化、聚集等一系列过程后,污染程度大大降低,相当于一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的结果,而且物美价廉,省钱省事,几乎不用投资,只要把湿地保留下来不要去干扰破坏它就行了。反面的例子如秦淮河和滇池。过去秦淮河两岸和滇池周边的湿地面积都较大,虽不断有人类工业、生活污水排入,水质并未太大恶化。后来秦淮河沿岸大量以水泥硬化,滇池则大面积围湖造田,导致原湿地消失,结果水质急剧恶化,降到四级以下。现在这两地已投放了几十个亿劳民伤财地治理,污染严重的状况却未能缓解,这就是破坏湿地受到的惩罚。

    保护湿地的关键是各级政府的重视及媒体的宣传,还应尽早出台《湿地保护法》。但目前仍有许多地方政府官员认识上不去,不重视湿地的保护。例如我在山西运城市近郊看到一片既是文物又是沼泽的韩信沟湿地,靠近农村一边被开出许多农田,靠近城镇一边被推土机推土填埋垫为基地建房,还堆起了垃圾场,完全处于无人过问,任其自生自灭的状态,非常可惜。湿地对地球生态如此之重要,我们能不保护它吗?

责编:白霞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