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中国羽毛球国家队的“弃儿”,她曾为自己的前途迷茫痛苦,她曾只身前往欧洲作个“德漂”……
如今,她是中国羽毛球队最具威胁的“海外兵团”,她创造了德国甲级羽毛球联赛八年只败一场的神话,她是德国羽毛球的领军人物,她多次刷新德国羽毛球历史并获得了德国总理的贺电和表彰……
日前,在中国公开赛期间,这位名震羽坛的川妹子――徐怀雯接受了本报的专访,娓娓道来她坎坷又辉煌的羽毛球生涯。
![]() |
痛苦:因为身高被拒国家队
“小时候,我所能理解的苦是指身体上的苦,长大了,才知道与另一种苦相比,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1米60,这个身高对于徐怀雯来说,曾是永远的痛,因为身高问题,她成为中国羽毛球队的“弃儿”。
![]() |
因为父母都是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的大球教练,徐怀雯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体育运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握起了羽毛球拍。“8岁的时候,我跟着别人去羽毛队玩,没想到教练一下就看中我了。”刚开始,这个体育世家并不反对徐怀雯,但当13岁开始转专业队时,父母却强烈反对,“他们就是希望我可以好好读书,不要像他们一样练一辈子体育。”其实,当时年纪还小的徐怀雯根本无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领奖台上的风光只是一瞬间,需要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太大。
如今,过了而立之年的徐怀雯回忆往事时终于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小时候,我所能理解的苦是指身体上的苦,就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腰酸背痛、再也动弹不得的苦。长大了,才知道与另一种苦相比,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另一种苦,则是刺在心底的。
在钟波、梁玉等优秀教练的培养下,徐怀雯迅速成长,并入选国家少年队、二队、国家集训队,20岁时她已成为中国女子羽坛的一流高手,曾连续三年捧回全国女单季军的奖杯。但是,国家队的大门却始终没有向她敞开,拒绝的理由只有一个――太矮了。任凭怎样努力,她始终无法叩开国家队的大门,失望以至绝望的徐怀雯被迫远走他乡――2000年9月,她来到了德国。
被国家队拒绝,想来就是徐怀雯当年无法承受之重吧,让她在那一刻找不到自己的出路。
相关链接:
孙悦给绵阳灾区送羽绒被 呼吁社会关爱孩子(图)
组图:11月27日香港羽毛球公开赛晋级选手
[视频]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姜东润胜羽根直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