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克坚是中国足坛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人生几乎和中国足球完全糅合在一起。马克坚现年72岁,作为球员他曾经把守国家队城池长达十年;作为官员,他见证了中国足球的最近8次冲击世界杯,被人亲切的称之为"中国足球的活化石"。
马克坚是中国足球的第二代国脚,作为主力守门员,在50年代到60年代期间是国家队的主力守门员。退役之后的马克坚并没有成为职业教练,他转到国家体委工作,随后又在中国足协任职一直到退休。
在中国足协工作的这段时间里,马克坚对于中国足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创始人之一,他跟当时的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王俊生一道起草了甲A联赛的各项章程和规章制度,也亲眼见证了甲A时代中国足球的红火以及随后的衰落。马克坚看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成长,亲眼目睹了甲A升级为中超,对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存在的许多黑暗东西,马克坚曾经多次给予批判。
在中国足球工作期间,马克坚一直都担任"军师"的角色,职业联赛之后他经历了王俊生、阎世铎和谢亚龙三任主席,身份从足协的领导变成顾问,应该说他对于中国足协在联赛、国家队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作为主管国家队的足协官员,他直接参与了苏永舜之后历届国家队教练员和球员的选拔工作,亲自选聘了施拉普纳、霍顿和米卢3位外籍主帅,曾经亲身经历了中国队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历史时刻。即便是退休之后,中国足协也是聘请马克坚担任国家队的技术顾问,在福拉多、杜伊等人的选帅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克坚非常重视青年足球的发展,1985年高洪波那批国青队参加亚青赛并且获得了冠军,当时马克坚就是领队,而高洪波能够在国青队中成为主力,马克坚的支持起到了非常关键作用。在马克坚生病住院的几天中,高洪波也是在医院陪护,可见两人感情至深。此外马克坚还特别支持技术足球的发展,因此他对于广东球员是非常欣赏的。
马克坚简介:
马克坚,1936年6月25日生于昆明,现定居北京。曾任中国足球协会副秘书长、科技委员会副主任、联赛委员会副主任、技术部主任、职业部主任及国家队领队、技术顾问等职,是国际足联州际讲师、国际足球历史与统计学会理事。
马克坚在中国足坛德高望重的名宿, 16岁就进入国家队,是新中国第二代国脚,马克坚负责把守国家队的大门长达十年。1954年马克坚入选西南青年联队来到四川,后来成为四川足球队的主力门将。退役之后的马克坚首先是在国家体委任职,后来到中国足协工作,见证了中国足球的兴衰,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创始人之一。马克坚虽然已经退出足球第一线许多年,但他长时间担任中国足协的技术顾问,曾经亲自参与和洋帅施拉普纳、霍顿和米卢的签约。
相关链接:
责编: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