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还在这里?”
在一支足球俱乐部的构成中,队医是重要但非关键的环节,这决定了他的身份,始终是一个B角。所以,尽管这个比利时人的名字早已传遍中国体育圈,他在申花依然恪守着属于自己的位置。
他是个很有位置感的人,在“位置感”这个词的背后往往陷阱遍布,说话做事一不小心就越位。在中国的五年间,尤根早已摸透了在这片特殊的足球环境中必须的生存之道。
经过最初的适应期――那其中多的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挣扎,到现在已经会婉转圆熟地待人接物。初时,他还常有抱怨,“我永远搞不懂你们中国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初来乍到的外国人常有的耿直抱怨变成一种暧昧的微笑……
五年间,不少外国人在申花进进出出,他们都没有尤根呆得久。其中有些人,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有些人,是不再有利用价值了。曾经问过尤根这个问题,他说,“为什么我还在这里?不是因为我的脸蛋,不是因为我的身材,是因为我的能力,我认真做事。”
“别采访我,我还想做下去”
这里的“曾经”,是在申花推出关于记者采访的规章制度前,那时在和他吃饭、喝咖啡时谈些俱乐部的事情,是不必向申花打报告的。但现在变了,在写这篇文章前打过尤根一个电话,说明了采访的意思,其实也就是拉扯些生活的近况。然而他很为难地表示,这事得经过领队的允许。
“真的很抱歉,别采访我。请理解我,我实在不想惹麻烦。你知道,我还想一直在这个俱乐部做下去。”“做下去,一辈子?”“是的,一辈子,为什么不?”在结束这通短暂的电话前,他这样说,“我不知道申花现在的情况到底怎样,但我在这里很好。新老板对我很好,工资从来不欠我的。”
这通并不是采访甚至也不算闲扯的电话其实只是个插曲,但这个插曲多少从某一个侧面解释了尤根历经俱乐部改朝换代而屹然不倒的原因。他临到末了还一再坚持,我需在文中强调他并没有接受采访这个事实。
他已成为申花“御医”
小心谨慎,在中国生活五年的尤根已经深得精髓。“我以前在比利时根特俱乐部的时候,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但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
再回到这段插曲之前,他曾经说过,自己始终没有遭遇清洗的原因,在于他的能力。这个比利时人最初在圈内出名,是因为四年前在球场上救过于涛一命。此后他还多次被借到女足等队。甚至在赵蕊蕊和刘翔的伤病案例中,他的意见也被多次征求。五年中,尤根的业务深受好评。正如他所说:“新老板为什么要和我过不去?他平时身体不舒服,第一个总是跑来找我。”
相关链接:
申花高层绝口不提夺冠 贾秀全点出超鲁能靠什么
申花马丁能听懂"谢亚龙下课" 不出镜只因怕抢劫
马丁策划“一个半”乌龙 让申花夺冠希望大增
申花队医谈5年未遭清洗内幕 认真做事少接采访
申花资金服务出现问题 球员争冠努力恐化为泡影
昔日申花主力最深隐痛 曾传闻他是某某干儿子
申花赢球却狼狈离场 队员笑侃拿三分趴回去也行
河南球迷怒斥杜威骗子 申花大巴遭围堵延迟发车
责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