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画报消息 一个天使,一个野兽,也许自出生之日起,就在同一个山峰的南北两坡各自攀行。最终,两人在同一个地方聚首:世界足球先生殿堂和AC米兰。
通向成功的峰顶,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路径,这往往首先取决于你的起点。26岁的卡卡和28岁的罗纳尔迪尼奥,是两个在诸多方面都明显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男人。
里卡多?伊泽克森?多斯桑托斯?雷特?卡卡(对不起,他的名字实在太长)优雅地站在那里,球在他脚下。他轻轻拨弄着皮球,脑海里是即将进行的配合的传球路线及队友跑动路线。他出脚,球精确地飞到了预定位置,西多夫、因扎吉、舍瓦,或者博列洛、帕托、罗纳尔迪尼奥的跑动路线,就如他预想中一样。他笑了,很无邪的笑容。
罗纳尔迪尼奥?高乔随性地站在那里,球在他脚下。他观察着面前对手的脚下移动,右脚轻向右轻拨皮球。他看到对方的重心已经开始向右移动,突然又将球拨向左前方,对方还未来得及回身,他就已经连人带球扬长而去。接踵而至的,是对方扑上来补位的后卫,以及穿插中的队友,于是他开始做下一个选择:传球?过人?用什么方式传球?用什么方式过人?但无论如何,每一次,他都能听到看台上的掌声和欢呼声,他知道那是属于他的。他笑了,很怪异的笑容。
他俩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从不吝啬自己的微笑。在足球领域,你很难再找到这样一对对比分明却最终殊途同归的同时代天才。
卡卡,一个巴西足坛并不多见的白人天才,拥有着优越的工程师家庭环境和一张天使般的面容,自接触足球起就接受的是规范的职业训练,遵从严格的饮食计划,就如工业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那样,严格执行着面对顾客的生产标准。他在场上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以欧洲化的简练实用作为标准。因此,自从2003年夏天来到欧洲后,初次接触欧洲足球的卡卡,在AC米兰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适应性问题。
罗纳尔迪尼奥,这个在罗纳尔多光环阴影下成长的黑人前锋,出生于一个造船厂工人和护士的家庭,被认为是难得一见的丑星,在街头和当地的俱乐部磨练出一身出神入化的球技,甫一出道就牢牢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他的场上技术之华丽,当今世界上无出其右者。但是,对于他是否可以适应欧洲足球的担心在早期也是存在的。于是,2001年,他从巴黎圣日耳曼开始了自己的欧洲足球征程,直到经过两年的磨练,才终于被重建中的巴塞罗那招至帐下。
罗纳尔迪尼奥年长卡卡两岁。两年的年龄差距,使两人的成长轨迹一前一后, 错落有致。罗纳尔迪尼奥1999年19岁开始声名鹊起,2002年世界杯上率巴西队夺冠,确立了自己巴西队核心球员的地位。
卡卡则是在2002年世界杯上作为巴西未来明星入选而受到追捧,直到2003-2004赛季在AC米兰将鲁伊?科斯塔和里瓦尔多两位经典10号送上替补席之后,才真正成为一名巨星。在这之前,AC米兰已经跟踪了卡卡多年,并全程参与了卡卡的培养计划。
巴塞罗那是一个愿意给他的明星球员足够场上自由度的俱乐部,因此,从马拉多纳、罗马里奥、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罗纳尔迪尼奥,一直到现在的梅西,历代南美球王级球员,几乎都能在巴塞罗那找到他们的王者之心。在巴黎圣日耳曼被当时的主教练路易斯?费尔南德斯逼得心烦意乱的罗纳尔迪尼奥,在来到巴塞罗那之后,就像饥渴的鱼儿遇到了水,立即确立了自己的足坛霸主地位,只需要一个赛季,就已经登上了世界足球先生的宝座。
A C米兰,则是信奉工业化严谨足球的意大利人的典型代表。在意大利,教练们钻研足球战术的劲头一点也不逊于罗纳尔迪尼奥钻研带球过人技术。他们的足球比较的不是艺术创意,而是如何尽量少地犯错误。因此,任何一个在粗放环境下成长的南美球员,几乎都需要在来到意大利后先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程再造,才能真正领悟到意大利足球的真谛。卡卡没有经历这一过程,因为他出产于欧洲足球在南美设立的合资足球工厂的车间里。
一度,两人分别在巴塞罗那和A C米兰享受着各自的核心地位,演绎着各自的足球哲学。然而,当两人同时来到巴西队中,敏感的核心竞争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表面上看,卡卡在巴西队地位的确立牺牲的是里瓦尔多的10号地位,与罗纳尔迪尼奥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诞生的新的竞争,正是罗纳尔迪尼奥和卡卡之间的新10号地位竞争。当卡卡将里瓦尔多挤出巴西队,巴西队的10号球衣多次在罗纳尔迪尼奥和卡卡之间传递。
在2006年世界杯及之前的预选赛中,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卡卡和阿德里亚诺组成的攻击四人组备受追捧,当时已经分别拥有三个和两个世界足球先生头衔的罗纳尔多和罗纳尔迪尼奥无疑是明星中的明星。然而,当仔细研究了巴西队的攻防组织过程,巴西名宿托斯唐在他的评论中提出了令其他人感到意外的观点:“R9和R10只是假象,卡卡才是巴西队真正的核心。”
罗纳尔迪尼奥所拥有的R10品牌,令人早已相信他是巴西队毫无疑问的核心,但托斯唐的说法看似找不到批驳的理由:在(那支)巴西队的四人组中,只有卡卡拥有出众的体力,能够并且愿意在攻防两方面发挥作用,进可攻,退可守,真正将巴西队的中场联系起来,一旦比赛中卡卡被换下,巴西队的中场组织立即面临失衡的危险。
托斯唐看到的只是硬币的一个面。罗纳尔迪尼奥在那届巴西队能成为核心,不仅仅是因其如日中天的名气。在他和卡卡控制的中场,他主控,卡卡更凸显的是跑动奔袭能力。
在遇到法国队之前,这种大致的分工还算有效运行着。在对法国比赛中,情况就变得糟糕了,当罗纳尔迪尼奥被法国人盯住后,卡卡长途带球奔袭后,准备交球出来,却发现罗纳尔迪尼奥深陷重围,最终巴西队进攻的速度严重放慢。
此外,带球奔袭不仅仅是卡卡的专利,罗纳尔迪尼奥的带球突破能力同样只高不低;同样,卡卡的分球能力也是现象级的,与罗纳尔迪尼奥的分球相比也在伯仲之间。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两人一起担任前腰,双方都必须为对方做出牺牲,必须人为划分出两人谁前谁后,谁更多控球,谁更多带球,谁更多策应??
也可以说,这实际是一场发生在内部的暗战,只是从来没有人为他们分出胜负。
实际上两人也从来没有为拥有核心地位进行过交锋,而是各自固守着自己的阵地。也许两人都明白,解决这场暗战的办法是互相支持,而非互相拆台。
现在,在A C米兰,今年夏天罗纳尔迪尼奥的到来,给了安切洛蒂一个处理这一微妙关系的机会。国家队每年只有10场左右的比赛,而在AC米兰这样的俱乐部,主力球员每年通常需要踢50场左右的比赛。卡卡和罗纳尔迪尼奥之间的场上“交锋”次数,骤然增加了5倍。而出场次数、表现机会,以及两人成组后的成绩,决定着球员的媒体曝光度,影响着一名职业球员的工资及商业广告等收入。
AC米兰老板贝鲁斯科尼是个贪心的人,他要求自己的球队和球员,总是抱着鱼与熊掌要兼得的态度:球员不但要球踢得好,还要帅;球队不但要赢,还要漂亮。在贝鲁斯科尼看来,卡卡和罗纳尔迪尼奥,一个满足了他的鱼的需要,一个满足了他的熊掌的需要:球风实用的卡卡给他的球队提供的是一个帅气的俱乐部人气偶像;球风华丽的罗纳尔迪尼奥给他的球队提供的是一个纯足球的场上偶像。
在这之前,贝鲁斯科尼对罗纳尔迪尼奥的觊觎由来已久。从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卡卡到罗纳尔迪尼奥,贝鲁斯科尼对巴西世界足球先生级别的球员有着特别的痴迷。AC米兰试图以巴西球员为核心组建球队的努力,甚至可以追溯至11年前巴西队的队长莱昂纳多加盟时。现在,莱昂纳多仍然担任着AC米兰的技术主管,全权负责AC米兰在巴西的事务,在AC米兰从卡卡到帕托的一系列巴西球员的转会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两年前的夏天,同在罗纳尔迪尼奥的哥哥阿西斯旗下的球员奥利维拉转会AC米兰开始,AC米兰一直与罗纳尔迪尼奥及阿西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当巴塞罗那宣布将罗纳尔迪尼奥放上转会名单,后者的表态几乎同样坚决:“AC米兰才是我唯一想去的俱乐部。”就如当初卡卡从巴西圣保罗转会AC米兰,卡卡及其家人的坚决态度使圣保罗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罗纳尔迪尼奥的身价为2100万欧元,卡卡的身价为850万欧元,你很难将之与世界足球先生头衔联系起来。27岁的贝尔巴托夫从托特纳姆转会曼联,身价是3800万欧元。
尽管贵为两届世界足球先生,罗纳尔迪尼奥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媒体太多的欢呼,“AC米兰需要的是一个马尔蒂尼的接班人,贝鲁斯科尼却找来了罗纳尔迪尼奥。”他们甚至怀疑,自2006年世界杯开始一直状态低迷的罗纳尔迪尼奥,能否恢复到2004年和2005年的巅峰水平。“他有伟大的能力,但我认为西多夫说的对,他只是蛋糕上的樱桃,并非米兰不可或缺的球员。”吉拉迪诺因为罗纳尔迪尼奥的到来而远走佛罗伦萨,他这样评价。
但金球三叉戟是一个更大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