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奥运网 体育 > 体育总分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足球惊现怪现象 “乱”在中超“混”在中甲

 

CCTV.com  2008年10月08日 08:28  进入体育论坛  来源:重庆晚报  

  多年来,中国足球因为体制不良已经导致了一个又一个的恶果。国家队比赛的糟糕战绩暂且不说,近些年来,中国足球俱乐部联赛发生的种种怪事,更是最直接的表现――对现在的中超联赛来说,已经是怎一个“乱”字了得;而对于现在的中甲联赛来说,更是“混”在江湖。

  像安徽九方俱乐部在冲超有望的情况下公然宣布放弃,可谓是放之四海皆无的怪现象。

  奥运会后,中国足协期望通过重整中超联赛的方式挽回民心,但却被一个接一个的事件继续撕破着所剩无几的脸皮。从李玮峰转会,到球员斗殴,再到“武汉事件”的爆发,可以说这都是在不良体制下形成的脓包。  

  闹――李玮峰转会武汉

  9月16日,李玮峰抵达武汉,宣告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李玮峰转会事件终于告一段落。但事实上在中超联赛中,像申花这样冷冻球员的事件多不胜数,并以漫天要价的方式阻挠球员合理转会。球员利益得不到保障,归根结底依然是联赛转会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完善。

  红――北京两轮得两红

  中超第19轮,路姜和李玮峰的冲突是随后一系列大震动的开始,路姜不冷静地染红但并未提醒北京国安的球员,在第20轮中,杨璞同样吃到红牌。单是第20轮,中超联赛就有四名队员染红,不得不令人心寒。

  黑――裁判依然是话题

  中超第18轮,辽宁主帅马林因在新闻发布会上影射裁判不公,被罚款6000元并停赛3场,但指责裁判的声音并没有停下。第20轮,长沙客场0比2不敌天津,所失的第一个点球相当有争议,随后金德俱乐部也表达了不满,但为了避免受罚,没有发作。

  乱――武汉退出天下大乱

  武汉退出时间,让脏乱差的中超联赛彻底崩溃。无法保障投资者利益的联赛体制已经遭到了进一步的抨击,而中国足协在处理善后工作上的无能也把自己进一步推向了深渊。尽管事件本身快要告一段落,但其造成的影响将是巨大而长远的。记者 罗翔

  安徽九方俱乐部一纸“不想冲超”的声明,无疑是对中国足球体制的巨大讽刺。一个积分榜排名第三、极有望升级的队伍突然自我放弃,这在世界足坛上恐怕也尚属首例,但事实是,“混迹中甲”早已经成为中甲联赛的惯例,中国足球的不良体制在这里有着淋漓尽致的展现。

  基础匮乏

  今年安徽不想冲

  在安徽队的不冲超声明中,多次提到了俱乐部的困难。比如没有一块良好的比赛、训练场地,没有设施完善的职业俱乐部基地,说到底也是俱乐部经济实力不够和球队基础的薄弱。在中甲联赛里,一个保级俱乐部的投入可以不高于500万元,只有像去年的广州和今年的江苏,这样铁了心要冲超的队伍才会拿出两三千万的投入。但对比而言,就算是年年保级的深圳以及过去的力帆,中超联赛一年的保级投入就会高达1500万元以上,相当于中甲联赛的三倍。如果算上建设基地、租用场地的费用,安徽如果升级,恐怕在中超第一年里就得砸进四五千万。

  作为九方的幕后老板,安徽嘉润集团是一家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导,同时从事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和旅游业等多个领域项目投资和经营的集团公司,总资产大概30亿。这样的资金基础在足球圈里排不上号,尹明善个人身家31亿尚且不敢冲超,又何况他们。因此,钱是安徽不冲超的最关键的因素。当然,安徽在足球基础上的薄弱,也是问题之一,只靠年年购买内外援充场,结果只会重蹈力帆的覆辙。

  上天无路

  年底大家都想输

  从去年掉落中甲后,让力帆感触最深的,是中甲里的大部分球队,上下半年的表现完全不一样。上半年大家都针尖对麦芒,但下半年,更多的队则不想赢球。往往派上一帮老年军上场,美其名曰“锻炼新人”。“你看看今年延边到我们主场打成什么样?他们至于是那样的实力吗?”一位力帆教练如此表示。两年下来,力帆球员早已经感叹:中甲现在没什么假球了。

  主动输球的怪现象并不难解释。首先,如安徽这样冲不起超的投资者大有人在,“既然冲不了,又何必多发赢球奖?”中甲大多数俱乐部都持有这样的想法。其次,冲超对大家又意味着什么?

  在普遍意义上,顶级联赛象征着更多的票房收入、更大的市场价值以及更丰富的广告赞助,但现在,中超联赛并不具备这些环境,指望顶着中超球队的名头赚钱很不现实。“现在玩足球更像是公益事业。”来自鲁能高层的话充分说明,如今的中超联赛不是财大气粗的国企(鲁能、国安),就是富甲一方的富商(申花朱骏),或者如广州、成都这样有地方政府扶持的球队。如安徽这样在中甲也捉襟见肘的球队,即便冲了超、砸了钱,也仅是“潇洒走一回”。

  自保饭碗

  年年有球就能踢

  江苏在今年终于冲上中超,的确可喜可贺,但从职业联赛元年降级之后,他们已经远离顶级联赛14年。在这个巨大的轮回之中,许多圈内人士都表示,球员不想冲超是左右他们胜负的一大关键。

  以目前中甲各队的构成来看,大多数都走的是本土球员加外援的模式,偶尔充斥几名内援也不过是中超淘汰者。一旦球队升级,就意味着他们将丢掉饭碗,许多年纪稍长的球员都选择在赛季末端“休息”,因此,我们最常看到的就是在后半赛季,更多20岁左右的球员充斥球场,而25、26岁黄金年龄的球员已经坐上板凳。

  如果这样的现象放在英超、意甲,这些球员无异于自毁前程,但在中国,这却是为了确保生计的无奈手段。就算其球员具备中超实力,投资者的紧缩银根让他们在中超的收入甚至比不上中甲,而转会制度的缺陷又让这些黄金年龄的球员无处可去。因此,“混”在中甲的不仅是投资者和球队,许多球员同样在“混”。而作为金字塔最底层的他们,似乎更能代表体制建设的不良程度。

  记者 罗翔

责编:许桂梅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